•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西峰
【县区观察·西峰区】大干快上抓项目 多点突破强支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干快上抓项目 多点突破强支撑

——西峰区项目建设火热推进

老城区成片改造盛世宏璟项目提前4个月完成建设任务、寰泰年产2万立方米钒电解液及3000吨高纯原料生产线项目投产在即、G309线西合公路全力冲刺年底通车目标……眼下正值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西峰区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截至目前,西峰区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6.4亿元,同比增长32%,有力拉动1至5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6亿元,同比增长41.5%,位列全市第一。

老城区成片改造秦霸岭市场片区盛世宏璟项目完成主体建设。 毛娜娜 摄

1

城市更新有温度

日前,记者走进西峰区盛世宏璟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速推进室外种植土方回填、雨污管道安装等收尾作业,全力冲刺8月底交付目标。

盛世宏璟项目位于西峰区南大街与兰州西路交叉口西北角,是西峰区老城区成片改造秦霸岭市场片区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8亿元,规划建设4栋住宅楼、1处四星级豪华商业综合体酒店,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项目去年4月开工建设后全力推进,据项目负责人牛博介绍,目前,4栋住宅楼和酒店主体已全部封顶,室外工程进度已超85%,公用部分装饰装修已完成95%,项目将早于原计划时间完成交付。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老城区的居住品质,推动城市整体功能的升级完善。

据悉,西峰区老城区成片改造秦霸岭市场片区规划总占地约735亩,计划采取“市场搬迁改造+商业开发”的方式进行整片区开发利用,估算总投资18.9亿元。除盛世宏璟项目外,该片区还在同步实施11个老旧小区改造和5个小区风貌提升计划,共涉及居民住宅36栋。

自2020年全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以来,西峰区已累计完成南苑路社区、育才路社区等9个片区的改造任务,涵盖139个小区、314栋楼宇,惠及9764户居民。眼下,广场路等6个片区的改造计划正在全力推进,年内,将再有8400多户居民告别昔日“脏乱差、隐患多、设施缺、邻里疏”,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寰泰年产2万立方米钒电解液及3000吨高纯原料生产线项目正加速推进。 通讯员 毛娜娜 摄

2

产业升级有力度

眼下,位于西峰工业园区南部石化产业园的寰泰年产2万立方米钒电解液及3000吨高纯原料生产线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自去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进展迅速。

“项目共有15个建设单体,目前原料仓库、精制车间等4个单体已封顶,其他单体将在本月底完成主体建设,10月中旬将正式进入投产状态。”甘肃华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田双虎介绍。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庆阳地区钒电池储能关键材料空白,年产值预估将达5亿元,实现年利税约6600万元。同时,辐射周边多省市场,带动庆阳及周边地区钒电池储能生产、系统集成、设备检测等装备制造业发展,拉动储能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投资。

同样位于南部石化产业园的庆阳同欣年产50万吨轻烃深加工项目现场,连日来也是一派热火的建设场景。

该项目是甘肃省列、庆阳市列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63.15亿元。项目以长庆油田及庆阳周边炼化企业液化气、混烃为原料,发展C3、C4产业链。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提升油田轻烃产品附加值,提高精细化工国产替代程度,有力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助推我市能源实现由“原料型”向精细“化工型”转变。

目前,项目地基基础工程已全部完成。“关键节点核心设备反应器已经吊装完成,项目整体形象进度已经接近50%,总体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试车。”庆阳同欣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林武说。

今年以来,西峰区以“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强大合力,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速投产。截至目前,宏大化工、润庆精细化工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川军氢能、庆阳大健康医药产业园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国能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数字企业快速布局、加快建设。南部石化产业园、北部工业集中区、“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的园区集群效应逐步凸显。

G309线马莲河特大桥合龙作业现场。 庆阳融媒记者 冯喜斌 摄

3

路网畅通有速度

连日来,G309线西合公路马莲河特大桥合龙作业在距离地面200多米的高空紧张进行,持续高温天气给施工带来不小挑战,工人们顶着酷暑,扛起捆捆钢筋,合力筑起大桥“脊梁”,加速冲刺年内通车目标。

“截至目前,马莲河特大桥已完成中跨、次中跨合龙、次边跨合龙,预计8月中旬完成边跨合龙。”中咨集团G309线西合公路三工区工区长张根思说。

G309线西合公路是省、市“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全线共有3座特大桥,马莲河特大桥是其中关键控制性工程,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大桥全长2208米,作为目前国内黄土地区跨度最大、联跨最多、墩身最高的多矮塔PC梁斜拉桥,在近3年的建设过程中,陆续攻克了湿陷性黄土地区超长大直径桩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一次性浇筑、超高空心薄壁墩施工、28米超宽重型四桁架挂篮施工等多项施工难题。

与G309线相交的G244线庆阳过境段(庆城县至西峰区)张铁沟特大桥施工现场,同样是一幅大干快上的加速建设场景。

在这座距地面120余米的大桥上,工人们有序开展预制面板安装和斜拉索施工。张铁沟特大桥是甘肃省首座大规模应用“钢混组合梁”技术的特大桥,当前主桥钢梁安装已完成近20%,斜拉索已安装8根,预计未来3个月内将完成全部挂索任务。

G244线庆阳过境段公路项目是国家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公路建设续建项目,项目全长69.316公里,其中改造利用路段35.138公里,新建34.178公里。全线新建张铁沟特大桥、火巷沟特大桥等4座特大桥。截至目前,G244线庆阳过境段公路项目已累计完成施工产值的55.6%。

眼下,实现G309线和G244线通行车辆快速转换的西峰东枢纽立交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路面工程进度。两条公路建成后,将进一步补齐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完善路网结构,支撑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通讯员毛娜娜)

群众在西峰区综治中心咨询相关事宜。

西峰区

“一站式”解纷筑防线全闭环服务暖民心

走进西峰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等功能应有尽有,这里的“1厅+N室”业务平台,让群众“进一扇门”就能解“千般难”。

近年来,西峰区综治中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围绕“整合资源、协调联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目标定位,通过实体化、实战化、实质化、实效化运行机制,打造出矛盾纠纷化解“全闭环”模式,进一步筑牢社会稳定防线。“我们注重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各类矛盾纠纷‘一揽子’受理、‘一杆子’解决、‘一站式’服务。”西峰区综治中心副主任张亚红说。

务工人员苏某的经历生动印证了“全闭环”机制的实效。他在工地不慎从施工架坠落受伤,施工方支付医疗费后拒付误工赔偿。陷入困境的苏某求助西峰区综治中心,在专业调解员的主持下,仅用一天时间便促成双方和解,苏某顺利拿到了赔偿金。

西峰区综治中心针对金融借贷、婚恋家庭、土地流转等9类高频矛盾纠纷,构建起“1个区级调委会+9个行业调委会+社会组织调解”的立体化调解网络,并推行“三级分流”处置机制:简单矛盾当日办结,复杂矛盾周内解决,重大矛盾月内攻坚,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我们采取‘常驻+轮驻’的模式,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人社等多个关键部门工作人员常驻办公,法院立案和速裁也能在这里‘一站式’完成。同时,设置了个人调解室、专业调解室、心理疏导室等8个调解室,由经验丰富的‘金牌调解员’坐镇,用耐心倾听和专业评理,帮助群众解开‘疙瘩’,把矛盾纠纷理顺。”张亚红说。

同时,西峰区推出“前端查病因治未病、中端析病理治已病、后端除病根治顽症”的三端治理模式,前端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收集上报各类矛盾纠纷和社情民意,有效发挥网格“前哨”作用;中端推行“五个一”分类处置机制,区级受理矛盾实现就地化解;后端注重调解中剖析类案成因,预判潜在风险,协同行业部门健全防范机制,从源头减少纠纷增量。今年上半年,西峰区共排查、上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155件,成功化解5068件,总体化解成功率82.34%。

(文/图 通讯员 翟娜娜)

村民排队领“帮扶鸡”。

庄头村的帮扶鸡

盛夏时节,早晨8点,黄花菜上的露水还没有散去,西峰区董志镇庄头村的村民们就乐呵呵的集中到了村部。

“我今儿领10只,我领30只,我也领30只,我来领80只……”大家要领什么呢?一个个数字背后其实是一只只“帮扶”鸡苗。

1500只“帮扶鸡”准时送达。

村党支部书记惠婕早早到村部,搬着桌凳穿过人群,为马上开始的鸡苗发放活动忙前忙后。发鸡苗这件事,其实去年已经有过一次,但今年报名认养的村民和去年相比,翻了一番。

“去年发放的时候,群众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但是看到认养的群众通过年底的回购赚到了钱,今年大家整体的积极性都很高。”庄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龙文坦言,只要让群众看到收益,帮扶工作都不难推进。

“政策好的很!不光给我们送鸡苗,还给饲料。好好喂着,后季就是钱啊!”村里通知发放时间后,今年第一次领“帮扶小鸡”的村民罗雪梅一大早就赶到了村部。

村民查看“帮扶鸡”。

上午9点,1500只雏鸡准时送达。为了避免养殖过程中产生疫病给群众造成损失,惠婕手中握着早早就摸排登记好的发放名单,先抢时间跟村民们反复叮嘱疫苗储存事项和注射时间。大家你先我后,装箱、领饲料,很快,一只只远道而来的小鸡就“名花有主”了。去年养鸡净赚1万多元的村民赵会燕今年又领回家90只。“这90只鸡自己到市场上买,至少得500多元。”赵会燕说,去年认养的鸡平均每只卖价超过了150元,村里组织统一宰杀,帮扶单位上门打包装车,回购价格比市场上还高。

买鸡不用花钱,卖鸡不愁销路,村民们确信有这种实实在在的好事儿后,原来不搞养殖的今年也想试一试,本来就在搞养殖的也想借着机会扩大规模。村民金小军是村里的养殖户,去年看到邻居的收益后,今年也加入“帮扶鸡”的养殖行列。“去年群众养的鸡都高价回收了,我这几年也在搞养殖,有这么好的机会,希望多养多赚钱。”金小军高兴地说。

据惠婕介绍,去年发放鸡苗的时间是6月份,年终回购时鸡过重,不仅不利于回购还给农户增加了养殖成本。和帮扶单位商议后,今年的鸡苗发放时间特意推迟到了7月份。

“去年试行的时候,我们对群众养殖的时间段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做了详细记录,后来发现养殖时间过长,群众养殖负担也重。”惠婕说,希望今年通过时间上的调整,能够最大化节约群众的养殖成本,最大限度保障群众收益。

作为帮扶单位,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已连续两年为董志镇庄头村和廖坳村免费发放8000只鸡苗。“两年以来,我们每年都投入4万元,发放鸡苗让群众进行散养。到了年底,再投入30万元,高于市场价格回购,进行消费帮扶。”刘龙文说,截至目前,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带动两个村70多户群众发展起了养殖产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帮扶鸡”走进农家小院。

(文/图 通讯员 毛娜娜)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