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水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工作举措,通过深化文明培育、拓展文明实践、推进文明创建,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奏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动人乐章,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能。
走进太莪乡太莪村,村上依托王氏家族百年家风传承建设的一座古朴典雅的太莪王氏家风馆格外引人注目。馆内通过实物展陈、图文展示等方式,生动诠释“百善孝为先”等传统美德,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具象化呈现,让优良家训家风可触可感,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家”文化,凝聚“家”力量。
太莪乡太莪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凤祥说:“我们村以王氏家族家风为典范,打造了家风馆,让好家风看得见、学得到。特别是将王氏族训中‘遵法守规、耕读传家'等精髓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更让每个家庭都意识到,好家风才是最宝贵的传家宝。”
在板桥镇阳洼村,村民安科悉心照料卧病在床的母亲已有好多年了。每日端茶送饭、时常求医问药,用行动诠释孝道。即便自己年事已高,仍无怨无悔地侍奉双亲,其孝行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阳洼村通过创设“笑脸榜”、制定“村规民约”的双轨机制,把移风易俗作为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度约束与典型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既树立了文明标杆,又规范了村民行为,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使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得到明显改善,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合水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有效破除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培育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新时代文明新气象。
记者 王一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