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华池县山庄乡: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华池县山庄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从传统产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的康庄大道。

在山庄乡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映入眼帘,菌盖硕大饱满的香菇破袋而出,散发出阵阵清香。尚湾村村民高莲正穿梭其中,动作娴熟地采摘着香菇。“我就是这附近的村民,闲暇时就过来摘七八个小时,能挣一百来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有这份收入,我很满足。” 高莲边摘香菇边说道。

像高莲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华池县闽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当地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吸纳了不少周边村民就业。公司负责人李自生介绍道: “目前,我们公司有五六十号工人在上班,主要都是以周边的老百姓为主。菌棒经过前期的剥袋后,再经过 4 - 5 天左右,香菇就会长到像这么大的一个个体,再过两三天就能够进行采摘。我们现在每个棒子的产量大概就在 1.8 斤到两斤左右,主要是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城市,附近就以西安为主。现在,我们主要做花菇和白面菇,花菇的售价一市斤在九块钱左右,白面菇在七块钱左右,比前期略涨了有两元钱。”

正是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山庄乡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形成规模,成为富民强乡的重要支柱。

山庄乡人民政府综合执法队副队长 张文昊介绍道:“近年来,山庄乡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连接机制,现已建成一园三基地,全乡现有食用菌大棚 243 座,年生产食用菌达到 4800 吨,实现产值 8000 万元以上。在联农带农方面,采用 “企业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 和 “企业管两头,群众管中间” 的发展模式,村民负责拆菌棒、摘蘑菇等中间环节,企业则包揽前端的菌棒制作和后端的销售运输等,带动周边 600 余人来园区务工,人均收入能达到两万元以上。”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山庄乡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群众撑起了致富伞,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华池融媒记者 :蔡亮 张婧)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