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前夕,驻庆部官兵走进庆阳市双拥主题公园,在社区文艺团体带来的舞蹈《军民鱼水情》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红色文化之旅。这场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双拥文化宣传月”启动仪式,通过战斗雕塑瞻仰、红色歌曲传唱、自编舞蹈展演等多元形式,生动展现了革命老区双拥工作的创新实践。
作为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庆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富矿,系统整理100余个重大革命事件、英雄人物故事及文物资料,打造“英烈讲堂”“红色第一课”等品牌活动1200余场次,从单一物资帮扶到文化浸润,走出了一条红色基因代代传的双拥之路,构建起立体化、全民化的双拥教育新阵地。
同时,庆阳首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工作机制,推出“拥军+N”行动计划:组建文艺轻骑队送演到营区,开发“云端红色课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创建VR全景数字展馆打破时空限制。据当年民意调查,驻地官兵与群众对双拥工作支持率跃升至98%,社会化拥军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赋能持续深化,庆阳市先后编纂《南梁红色革命故事》《陇东红色歌曲集》等系列丛书,创排歌舞剧《绣金匾》、秦腔《南梁》、陇剧《南梁忠骨》等精品力作,制作《南梁之光》文献纪录片及《南梁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宣传片,推动红色文化与双拥建设深度融合。2012年、2016年和2025年先后3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让革命旧址成为‘活课堂’,让文物资料变成‘活教材’。”庆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马浩祥介绍,如今已有230余名退役军人、文化学者组成志愿宣讲团,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进社区、进军营活动。启动仪式上,13支双拥演艺团队接受庆阳市委、市政府授旗,标志着“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双拥文化生态圈正式成型。
从南梁精神到双拥实践,庆阳正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