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合水
【乡村行看振兴】合水:用活乡村公益岗 织牢民生“幸福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合水县将公益性岗位作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设岗、因需定岗、精准帮扶”的工作模式,让公益性岗位成为托底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小岗位”托起“大民生”。

当每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林间小道时,板桥镇瑶子头村的公益岗护林员刘广红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他仔细查看着每一片林区,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据了解,刘广红因家中两位老人需要照料,无法外出务工。自从担任护林员后,他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年8000元的稳定收入更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太莪乡太莪村将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助力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举措,通过入户摸排、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的方式,精准掌握脱贫户、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技能特长及家庭状况。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既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又有效提升了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了民生保障与乡村治理双赢。

在太莪乡太莪村,记者见到公益岗保洁员刘玉锋时,他正忙着清理村部门口的杂草垃圾。今年66岁的他,曾常年在外务工,随着年龄增长不得不返乡。但家中七口人仅靠两亩耕地维持生活,三个孙子的上学费用更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2018年,他被村上招聘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年稳定的收入极大地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

太莪乡太莪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凤祥说:“我们村通过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脱贫户的就业难题,又改善了村容村貌。这些岗位主要安排给家庭困难的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现在村里有了专职保洁员、护林员,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公共设施也有人维护了。更重要的是,这些群众通过劳动增加了收入,找回了自信,生活更有奔头了。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岗位设置,加强技能培训,让公益性岗位发挥更大效益,既帮群众增收,又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合水县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公益性岗位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其“促就业、惠民生、助振兴”的作用,推动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实现“选聘精准、管理到位、作用彰显”,使公益性岗位成为就业托底的“暖心工程”和民生幸福的“经纬线”,以“小岗位”托举“大民生”,用“幸福网”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记者 王一茹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