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深化政企合作 助力老区振兴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积极服务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见习记者 山妍然)“庆阳市全社会用电量37.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1%,全市最大用电负荷攀升至1320兆瓦……”7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实践新篇章”新闻发布会,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上半年企业服务庆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提速电网规划建设

今年5月8日,“陇电入鲁”工程竣工投产,庆阳的风光电在0.003秒内被送至千里之外的山东。“我们强化主干电网保障能力,紧跟‘陇电入鲁’建设高地,以北部送端为‘集中上网+直流外送’模式,南部受端为‘多级环网+阶梯式消纳’模式,形成送受协同的混合运行架构,使庆阳电网实现从‘末端’到‘枢纽’、从超高压向特高压的转型升级。”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彦彪介绍说。

上半年,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以“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行动自觉,科学规划电网,高效推进建设,强化数字赋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规划新建750千伏变电站1座、330千伏变电站4座、110~35千伏电网项目46项,延伸编制35千伏专项规划,优化庆阳全域电网联络。接续建成±800千伏庆阳换流站、750千伏曲子变电站,110千伏庆州变电站、石化园区变电站等4项工程按时投运。德尚330千伏输变电、杨坪11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陆续开建,全力支持庆阳煤炭、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托AI人工智能,开发庆阳市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融合平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底座,实现由“人治”向“数治”转变,无人机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服务能源结构转型

庆阳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是国家“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聚焦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形成“北部新能源集中开发外送、南部新型负荷中心消纳”的协调发展格局,优化电网结构,畅通外送通道。上半年,庆阳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48%,占全网供电量的60%,再创新高。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电源、用户重点企业协同联动,成立庆阳市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拓展接入源、网、荷电力供需数据,实现了各类信息可观可测。截至7月底,庆阳市已并网新能源476.2万千瓦,新能源利用率达95.29%。为推动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转型,公司与越盛恒立等13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完成58处以电代油代气项目接入,累计替代电量1.09亿千瓦时。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我们将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简化流程、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确保企业用电无忧。”王彦彪说,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开辟项目供电“绿色通道”,服务“东数西算”中能建、中国移动等75个重点项目顺利投运,依托“绿电聚合”模式合理降低入园企业用电成本,同比降低0.0413元/千瓦时。

今年以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深入开展走进政府、企业、现场“三走进”活动,主动走访工商业客户336户,累计为2830户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和客户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通过“电e金服”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获得普惠金融服务79.3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前免费开展用电系统接入论证9项,待启动正式报装,直接答复供电方案;打造特色行业替代项目服务链条,高效完成4个数据企业快速接入;最大限度压缩业扩报装审批环节,高低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分别降至12.85天和1.35天以内,接电效率全面提速,惠及客户3.53万户。

聚焦民生用电需求,提升供电服务保障

在年初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10件民生实事,其中一件便是保障居民安全用电,改造非直供小区电力线路,治理城市老旧电力线路隐患。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着眼让民生办电更便捷、让民生用电更优质、让民生服务更暖心,全力提升供电服务保障能力,截至目前,用户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7%。

聚焦民生“用上电、用好电”,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推动老旧小区、街区、城中村配电网“最后100米”攻坚,治理改造老旧台区825个;高质量完成11个非电网直供电小区改造接收,让949户享受到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便民管理;高效完成1.15亿元配农网工程建设任务,精准储备配农网工程3.9亿元;推广应用配网不停电作业,加大频跳线路治理力度,故障停电次数同比压降21.25%。全面响应“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居民“不动产+过户”“过户+改类”等高频供电服务联办业务2376笔;深入推动居民“刷脸办”,在“网上国网”开通“一件事一次办”专区,线上办电应用率达97.47%。深化“双网融合、双格共建”服务模式,建设80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示范点,实现“光明服务站”市县全覆盖,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78%、99.81%,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达70.97%。


编辑:边凯责任编辑:李博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