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合水
合水县太白镇 党建引领走出富民强村新路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郑锋 通讯员 拓翔)日前,合水县太白镇牛车坡村的稻田碧波荡漾,农户们抢抓农时为秧苗除草。这片曾因分散种植、效益低下而一度面临改种玉米的土地,如今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引领下,被整合为连片高标准农田,规模化种植优质水稻33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1万公斤。

“我们村以前种植水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现在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不但提高了产量,销售价格也比以前高了。”牛车坡村党支部书记边采军说。

除了提升稻米本身的产量与价值,太白镇还探索出“稻渔共生”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稻田里放养鱼、虾,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同时,紧抓子午花溪谷景区发展机遇,太白镇积极打造了集观光稻田、红色研学、民宿餐饮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去年,全镇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农家乐和特色餐馆增至26家,日接待能力达3000人,村民通过务工、分红、经营等多元渠道实现稳定增收。

“子午山舍农家乐开起来后,我就在这里务工了,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太白镇连家砭村村民高万芬说。

产业升级,加工增值是关键一环。太白镇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成产业振兴综合体稻米加工车间,通过就地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出售,有效提高了稻米附加值,同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自从稻米加工车间建成后,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将稻米进行加工,并且由村委会统一包装销售,不仅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太白镇莲花寺村党支部书记张朵朵说。

加工车间的落成,成为连接田间与市场、农业与旅游的重要节点。加工出的优质大米,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成为农文旅融合中展示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口,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体验,反哺了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彩票公益金项目并调动社会资金,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推动全镇基础设施提质,产业发展延链。特别是对全镇独有的水稻产业进行了扩产,发展‘稻鱼共生’立体模式,让水稻不仅可食更可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稻田鱼、住民宿、采花菇,带动全镇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太白镇党委副书记李勇霖说。


编辑:边凯责任编辑:李博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