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镇原县三岔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木耳产业促增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岔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依托"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政策,全力打造地摆黑木耳试验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新路子。

三岔镇木耳产业由石咀村党总支书记马永忠牵头,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致富带头人曹天禄,在深入考察庆阳晶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引进落地。目前,基地涵盖石咀村和大塬村两部分,总投资190万元,流转土地90亩,已完成32万棒地摆木耳种植,秋季还计划新增98万棒。

三岔镇石咀村党总支书记马永忠说:“地摆木耳一年可以摆两次,总共流转土地30亩,流转农户16户,每年带动当地农户务工40多户,每年务工费收入20多万元,最多的可以收入1万多元,最少的可以收入三四千元,合作社每年的收入大概在20万元左右。”

三岔镇木耳产业发展由企业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保障种植专业化、标准化;销售采用"企业带动+订单式销售"模式,由庆阳晶晶公司供应菌棒,以每公斤60元保底收购,市价更高时按实结算,兼顾收益与风险控制;种植运用简易小拱棚和露天地摆方式,成本低、收益高,每株菌棒年纯收益0.5元,每亩年收益可达1万元。

木耳产业的发展不仅经济效益显著,更在联农带农方面成效突出。通过土地流转,90亩土地每年为群众带来4.5万元租金收入;基地提供10个固定岗位和150多个采摘岗位,采摘期每人日均收入120元;订单种植模式让农户在企业技术指导下,安心种植,收入有保障。

三岔镇石咀村村民曹天坤说:“我在这摘木耳摘了四五个月,每月收入4000元到5000元,一年下来收入1.5万到2万元,对我们来说收入很好了。”

如今,三岔镇地摆木耳产业凭借其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农户参与,不仅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边凯责任编辑:李博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