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德
诗人鲁藜曾言:“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会有被埋没的痛苦。”此句诗如同一束光,精准地照亮了内敛在性格修养与人格塑造领域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
内敛,是一种蕴含着清醒与深邃的人生洞察,是一种源于自知与节制的修养境界,它呈现为一种谦和且谨慎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是一种稳健而扎实的处事方法。《周易》中的“谦卦”,由上下两卦融合而成,上卦为地,下卦为山。巍峨的高山,却甘愿居于大地之下,这一卦象生动地诠释了修于内而淡于外、精于心而隐于形的谦虚与内敛。正因如此,秉持谦虚内敛之道,便能在人生的旅程中永立不败之地。
内敛的魅力,首先建议将“源自于”修改为“源自”内涵的丰厚。恰似颗粒饱满的谷穗,总是沉甸甸地低垂着头。古人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越是德高才重,越是谦逊内敛。学能益智,教人保持清醒,在岁月的磨砺中成熟稳健;学能厚德,教人拥有宽善的心地与广阔的胸襟;学能励志,教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拥有坚韧刚毅的品质。学习虽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能拓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为内敛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敛的魅力,亦源于清醒自谦。倘若一个人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过分看重自己的贡献,那么在成功之际,便极易趾高气扬、得意忘形;而在失意之时,又难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我们无须过度自谦,更不应自卑,但需时常低下头,审视自己,清醒地认知自我,客观地估量自身。无论处于得意还是失意的境地,都要以正确的视角看待他人,看待组织。唯有如此,方能始终维持内心的平和与淡定,源源不断地获取前行的动力。
内敛的魅力,还体现在淡泊名利之上。所谓淡泊,包含三层含义:其一为淡然。即懂得节制,对名利之事看得开、看得淡。若名利思想过重,人便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沼,思想也会随之偏离正轨。一旦追求名利受挫,更会引发抑郁、失衡乃至偏执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其二为默然。意味着要默默耕耘,甘愿在幕后奉献,能够忍受寂寞。幕后的故事同样充满动人之处,台下的过程亦有别样的精彩。其三为泰然。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秉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泰然处之。获得名誉时不沾沾自喜,得到利益时不骄傲自大,贫困之时不阿谀奉承,潦倒之际也不自轻自贱。
内敛的魅力,更源于专心致志。内敛绝非消极怠惰、无所作为,而是收敛纷扰,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专注与执着,是韬光养晦、耐住寂寞的沉淀与敦厚,是厚积薄发、脚踏实地的努力与奋进。简而言之,它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一种积极、厚重且持久的昂扬状态。学会并保持内敛,归根结底是要增长眼力、强化定力、提升耐力,克服浮躁之气,勤奋学习、静心思考,专心踏实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这不仅是修身养性的必要要求,更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