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庆阳市探索“3个四”工作模式精准高效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赵会丽

为破解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中的“多头管理、标准不一、效率偏低”等痛点,庆阳市创新构建“3个四”工作模式,通过机制重塑实现政策衔接精准化、服务流程高效化,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一、“四统一”破壁垒,筑牢资源整合基底

统一工作队伍,整合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骨干力量,构建“三级专班+专责队伍+分层培训”工作体系。市、县、乡三级成立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试点专班,乡镇组建低收入人口审核确认专责组,实现经办力量专业化配置。创新“市级示范培训、县级全员培训、乡镇实操培训”三级体系,累计开展政策解读培训120余场次,覆盖所有经办人员,将基层重复填报任务减少70%,实现“一支队伍管帮扶”。

统一认定流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在 119 个乡镇(街道)设立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窗口,1261个村、94个社区布设救助服务站点,实现“一门受理”全覆盖。将审批环节压缩为“申请-核对-认定-推送-帮扶”5步闭环,明确各环节时限,审批时限从原3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紧急情况“即申即办”。

统一监测方法,自主开发“庆心救阳光助”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建立“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双轨机制,联动社会救助经办人员、驻村干部、基层网格员等多方力量,覆盖医疗支出激增、就业波动等风险指标,风险预警准确率达92%,提前干预率提升40%。

统一动态管理,实行“月度更新、季度调整”机制,将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全面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体系,确保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试点以来,通过动态监测新识别低收入人口1.8万人,筑牢兜底保障基础。

二、“四一致”促公平,夯实政策执行根基

以规范标准、保障公平为目标,通过“四个一致”实现政策执行标准化。

收入标准“两线”一致,明确务工、经营、财产性收入核算公式,统一全市收入认定范围,消除“收入相近但帮扶不同”的争议。

家庭成员认定一致,突破户籍限制,以“实际共同生活” 为核心依据,将社会救助对象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家庭成员界定标准合并归一,精准覆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随迁家属”等低收入群体。

家庭收支核算一致,创新“刚性支出扣减法”,将医疗、教育等必要支出从收入中扣除后核算实际困难程度,通过住房安全、劳动能力等专项评估使民政与农业农村部门重点监测数据一致,精准识别“支出型贫困”家庭。

财产标准限额一致,优化家庭存款、车辆等认定标准,对社会救助与防止返贫监测的财产认定不一致项目按“就松不就紧”原则调整,对患病前农村住房予以豁免,确保认定精准无偏差。

三、“四同步”优服务,构建闭环帮扶体系

以全流程协同、精准服务为导向,通过“四个同步”实现帮扶闭环管理。

同步摸排对象,依托“线上数据比对+线下网格走访”双驱动模式,对全市所有户籍人口开展全覆盖摸排,一次性采集19项核心信息,对全市所有户籍人口开展全覆盖摸排,已完成摸排239万人,实现防返贫监测与社会救助“合二为一”,主动排查发现潜在救助对象。

同步核对信息,联动住房、金融、医保等部门实时校验数据,疑点信息24小时内反馈核实,数据准确率超95%,确保低收入人口身份信息真实可靠。

同步落实政策,建立“摸排—认定—救助—反馈”闭环机制,由县乡专班对低收入人口困难情形综合研判,精准推送至教育、医疗等部门实施分类帮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推送在保对象及新识别低收入人口7.04万人,各部门每月反馈帮扶结果形成完整闭环。

同步监测对象,完善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新增住房安全、劳动能力等指标,将“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纳入排查,整合“社会救助发展成效”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价指标,实现一体监测无死角,以科学评价倒逼帮扶实效提升。

“3个四”工作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标准规范、闭环服务的机制创新,有效破解政策衔接深层梗阻,建立统一监测、因需推送、分类帮扶、结果反馈的运行机制,推动形成“兜底有力度、帮扶有精度、服务有温度”的常态化帮扶格局,为政策衔接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作者单位:庆阳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