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八珠乡:农文旅融合共“乡”约 桃香酒醇“引”客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莫羡瑶池王母宴,人间桃园胜蟠宫。

琥珀盈杯解千愁,八珠醇酿岁月稠。

……

步入八月,漫步于风光旋旎的环县八珠乡八珠塬村,一幅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桃园里,绿叶掩映下,硕大饱满的桃子挂满枝头;黄酒坊中,墨黑坛罐间,醇厚芳香的佳酿溢满屋舍;红色文化里,历史遗迹上,光辉灿烂的故事传颂四方。每一颗甘甜的桃子、每一滴醇厚的黄酒、每一段红色故事都是农之根本、文之韵味、旅之风采,在八珠塬上交织成一首动人的诗篇,共同谱写着农文旅融合的华彩乐章。

桃园盛景,甜蜜果实铺就致富路

眼下正值桃子成熟的季节,走进八珠乡桃园经营户李富春的桃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景象。桃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果皮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散发出阵阵果香。“目前,成熟的有油蟠7号、油蟠9号还有中油系列,毛桃系列的北京8号、16号、18号相继正在脱袋中,有一周就能上市了。”李富春看着满园的桃子,喜悦溢于言表。

八珠塬海拔1480米,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利于水果糖分形成和积累,所产水果个大、味甜、品质佳,很受消费者欢迎。

据八珠乡政府乡长周鹏介绍,八珠乡在原有采摘园基础上,对原八珠花海进行转型升级,扩栽桃树260亩,并带动87户农户庄前屋后栽植桃树103亩,持续拓展采摘园区,进一步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优质果品示范基地,目前规模化栽植果树总面积为500亩,主要涵盖油桃、蟠桃、毛桃以及苹果、樱桃、李子等80个品种,预计今年产10万斤,收入78万元。

黄酒醇香,古法酿造酿出振兴曲

近期,八珠塬黄酒迎来了采制酒曲的关键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为这一传统酿造活动做着精心准备。其中,酿酒大户吴广平便是这股热潮中的典型代表。

“我酿黄酒已经30个年头了,这些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例如每年夏天入伏时,是采酒曲的最佳时机。因为天气炎热,有利于曲的发酵。”吴广平满脸笑意地分享着他的酿酒历程。去年,他精心酿制了110缸黄酒,收入了近13万元,销量颇为可观。这些黄酒不仅在本县及周边县城广受欢迎,还远销至西安、银川等地。谈及今年的打算,他满脸笑意:“我早早地便开始采曲工作,半个多月共采集了2500多斤曲,计划酿制100缸黄酒。”

经了解,八珠黄酒文化已有数百年历史,采用传统手工酿造,以中药材柴胡作药引,以黄黏米、小麦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和柴胡药水,进行糖化和发酵后酿制而成。长久以来,八珠黄酒因色泽深褐,味道醇香、温胃祛火等特性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当地群众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亲朋聚会时必不可少的待客美酒。

近年来,八珠乡招商引资“八珠逍遥醇酒业有限公司”发展黄酒产业,并引导全乡近400户酿酒大户扩大酿酒规模,逐步形成散户大户、作坊、龙头企业梯次配置的黄酒产业链。

“目前,八珠黄酒年产量稳定在200吨以上,产值超过1000万元。”八珠乡乡长周鹏介绍,为持续做活黄酒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乡政府倡导酿酒户申请成立了“黄酒产业协会”,对黄酒生产、加工、储存、包装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指导,以提升八珠黄酒产业知名度和市场销售量,促进全乡黄酒产业向规模化、组织化迈进。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铸就传承魂

步入环县八珠革命纪念馆,馆内史料详实丰富,先辈遗物井然有序地陈列着,这是纪念为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八珠乡八珠塬进步农民李凤存而投资建立的。同时,为让红色文化在当地“活”起来,自2023年起,当地学校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推出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故事演讲活动。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作为甘肃省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庆阳市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示范基地,环县八珠革命纪念馆在近年来接待了超过10万人次的游客,创造了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收入。”环县八珠乡党建办主任马啸介绍,纪念馆在2021年被中央党校等6个单位授予“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22年,又被授予“甘肃省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称号;2023年,再获“庆阳市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示范基地”殊荣。

“八珠乡将进一步统筹好现有各项产业间的衔接互补,延伸农文旅产业链条,建设以红色旅游为载体、特色民宿为突破口、果品采摘为抓手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综合体。”八珠乡乡长周鹏表示。

记者:马蓉蓉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