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靶向”式讲堂 淬炼履职本领 ——庆阳市妇联开展“巾帼大讲堂”活动侧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今年4月以来,庆阳市妇联创新开设“巾帼大讲堂”,通过干部上讲台、经验现场晒、难题集体破等形式,搭建起干部队伍能力提升的实战化平台,促进广大干部职工锤炼作风、敢比善拼。

以讲促学机关学习“活起来”

“问题导向精准,能够立足‘他山之石’进行创造性转化,对各自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思考,形成了具有本土适应性的创新方案……”4月30日,在“创新工作经验学习借鉴交流”研讨会上,市妇联主要负责人聆听科室交流研讨后,给予高度评价。

为确保干部职工学习“活起来”“实起来”“用起来”,市妇联精心设定涵盖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探析、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创新工作经验交流、读书感悟分享、业务知识解读4个专题“课程库”,干部职工既可从同一课题中选方向,也可结合自主学习和重点工作自主定题。

据了解,“巾帼大讲堂”以讲促学每两周举办一期,每期安排3名机关干部担任主讲人。分享结束后,主要领导紧扣讲述主题从内容立意、问题分析精准性及与工作契合度等方面进行现场点评。

“樊锦诗先生用一生守护敦煌文化,让我深刻体会到‘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我们要以这份赤诚与坚韧,守护好妇女儿童的幸福未来。”6月6日,在市妇联“巾帼大讲堂”读书分享会上,市妇联发展维权科科长左文生以《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为切入点,结合妇联工作实际畅谈履职感悟,引发全场共鸣。

“‘巾帼大讲堂’旨在推进干部职工学习与书香机关建设,通过以讲促学,将用心学进去与用情讲出来相结合,让学习氛围‘活起来’。”市妇联主要负责人说。

以讲赋能学习内容“实起来”

庆阳市妇联坚持将学习与实践两手抓、两促进,与业务能力提升和履职尽责相结合,不断丰富“巾帼大讲堂”形式和内容,组织县级领导干部及科室负责人紧扣重点工作精心备课、登台授课,通过“教中学、学中干”促进履职能力整体提升。

“要让每个干部职工都成为‘主讲人’,就是要打破能力成长的‘天花板’。”市妇联主要负责人介绍,每次确定主讲人后,干部职工都会做好选题、备课、授课工作。或立足工作职责、或发挥专业所长、或广泛搜集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每个人都能主动调查研究,积极与行业部门联系,及时共享权威数据。

“每场‘巾帼大讲堂’都对我有很大启发,《细节决定成败》的读书分享,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工作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启发了我对妇联工作的全局思考。”市妇联四级主任科员徐易楠说。

4月以来,庆阳市妇联“巾帼大讲堂”以讲促学活动已成功举办7期,16名机关干部先后担任主讲人,这不仅加深了广大干部职工对政策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以讲聚力学习成果“用起来”

针对女性平等就业权利保障问题,市妇儿工委办副主任毛亮借鉴杭州、深圳等地经验,提出“企业社保补贴+政府公益性岗位+家庭托育支持”的生育成本共担构想;面对“陇姐优品”直播带货质效不高的问题,市妇联四级主任科员张黎燕借鉴湖北省妇联“楚风优品”平台模式,建议培育“陇东巧手”直播梯队、打造“庆阳好物”供应链体系……

庆阳市妇联坚持把学用结合作为学习的落脚点,要求干部职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工作技能、经验做法自觉转化为素质能力,内化为精神动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家庭教育领域,市妇联机关通过“大讲堂”研讨构建了集家庭教育指导、公益讲座、婚恋服务、涵养家风社风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工作体系。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深入城乡社区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讲座60余场(次),受益家长50万人次,举办婚恋交友活动15场(次),服务单身青年1800余人。针对“妇”字号企业发展难题,市妇联机关借鉴“直播带货+品牌培育”经验,招募巾帼助农公益主播35人,开展“庆阳好物”专场直播13场(次),帮助销售刺绣、香包、农特产品超300万元。

通过各类专题研讨,市妇联已破解妇女维权、家庭教育、产业发展等领域难题5个,其中“巧儿说法进家庭”作为特色亮点工作被《中国妇女报》专题报道。


编辑:边凯责任编辑:李博芬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