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峰区兰州路街道育才路社区始终紧扣“和美社区 幸福家园”服务理念,以机制创新激活治理动能,以精细服务传递民生温度,以特色品牌凝聚发展活力,以文化浸润厚植文明根基。
构筑全民文化矩阵,涵养精神文明根基
育才路社区结合辖区群众特点与服务半径,精心打造以“育才”为主题、“沁润静雅”为元素的“四心”文化家园——沁心书吧、润心乐陶园、静心自习室、雅心翰墨轩。通过“大门常开、阵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群众常来”的“五常”举措,让社区成为聚人气、聚活力、聚民心的“强磁场”。
“沁心书吧”创新“领学+荐读+分享”阅读模式,引入“喜马拉雅”有声阅读机,推出“阅读存折”,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年均借阅量达1.2万册次,带动居民年均阅读量提升35%;“润心乐陶园”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通过烘焙、陶艺、手工非遗制作等主题活动,开辟协同育人新路径;“静心自习室”配备完善学习设施,为学生和备考人群提供专属空间,招募大学生为青少年开展公益辅导,让“大”“小”朋友在这里共同收获成长;“雅心翰墨轩”汇聚书法、绘画爱好者,通过展览、讲座、创作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交流中传承发扬。
与此同时,社区同步设立“暖蜂驿站”“爱心母婴室”“心理辅导室”“娘家人暖‘新’角”,配置微波炉、沙发、婴儿床等便民设施,让温馨氛围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让居民时刻感受“家”的温暖。
创新多元治理格局,破解民生关键痛点
育才路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强化服务群众能力为基础,不断延伸精神文明建设触角、扩大成果辐射效应。
推行“贴心式”工作法,组织网格员“走出去”访民情、“沉下来”听民意、“快办理”解民忧、“勤回访”暖民心;同步搭建33个网格微信群,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第一时间回应居民关切,筑牢群众工作的情感基石。
组建“合伙人”联盟,以“社区统筹、单位协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联合47家共驻共建单位、223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主动领任务、扎实办实事,解决了危树清除、绿地补种、座椅增设等基层治理难题,为群众“圆梦微心愿”,凝聚起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
打造“微治理”品牌矩阵,“院院会”协商议事机制搭起居民沟通平台,“顺顺吧”矛盾纠纷调解品牌巧解纠纷,成功化解出行、住房、供暖、排水、环境等热点难点问题,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院院党课”吸纳“草根”能人、“五老”人员加入宣讲团,将课堂搬到楼院广场,让党的声音“声”入人心。
织密“全龄段”服务网,推出“健康义诊”“公益课堂”“心理咨询”“亲子教育”“敲敲门”等十大特色项目,全方位覆盖“一老一小一特一困”群体需求,让社区服务始终带着温度、贴着民心。
拓展志愿服务版图,打造共建共享家园
育才路社区孵化培育10支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社区文明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
成立“爱心帮帮队”,吸纳肯干、想干、能干的离退休党员和热心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邻里互助破解电动车飞线充电、小区卫生死角清理、独居老人缺少陪伴等“最后一米”难题,让温暖在楼栋间传递。
组建“惠民演出团”,深挖辖区内舞蹈、京剧、器乐等文艺爱好者资源,常态化组织相声、戏曲展演、非遗手工体验等特色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互动中浸润人心、滋养生活。
培树“巾帼服务队”,聚焦为老服务、助残帮困、创业就业指导、高考助力、普法宣传等领域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创新推行“积分兑换”激发志愿者“接单”热情——已成功兑换的447件物品,居民认同感与参与度不断提升。
如今,走进育才路社区,“四心”文化家园的书香墨韵浸润日常,多元治理的精细服务温暖民心,志愿服务的互助暖流传递街巷。从文化阵地的“常亮常新”到治理效能的“节节攀升”,从民生痛点的“逐个破解”到文明新风的“落地生根”,育才路社区在基层文明建设的画卷上持续添彩,让“全国文明单位”的招牌在贴心服务中愈发闪亮,更让“幸福家园”的愿景在每一位居民的笑容里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