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合水
合水:暑期新景致 兴趣班里的“双减”新图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正通过每一个寻常假期悄然呈现——当繁重的学科培训逐渐退出舞台,丰富多彩的兴趣班如何重塑孩子们的成长空间?这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教育观念变迁?让我们通过合水县暑期兴趣班的课堂,去了解“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动人乐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合水县唯美小精灵美术学校的教室,将五彩斑斓的颜料映照得格外鲜亮。十多个孩子围坐在画架前,正全神贯注地创作着自己的夏日童话。水彩在纸上晕染开来,素描铅笔沙沙作响,整个教室弥漫着艺术创作特有的专注氛围。

合水县唯美小精灵美术学校老师高倩说:“今年暑假的报名人数相比往年有所增加。我们画室的特色是创意水墨画、国画。孩子们平时学习都很认真,我们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确保不同基础的孩子都能够获得针对性的指导。”

“以前每个假期我的功课补习班都特别多,但这个假期,妈妈觉得兴趣很重要,便给我报了美术班。我在美术班和大家一起学画画,让我非常的充实,非常愉快,每天画画让我身心放松了,学习压力也不再那么大了。”绘画兴趣班学生邵钰馨说。

在星梦舞蹈艺术培训学校,又是另一番动人景象。音乐声声响起,一群身着练功服的孩子,在明净的落地镜前伸展、跳跃,挥洒着汗水与活力。指导老师穿梭在其间,耐心地调整着孩子们的动作,孩子们跟随鼓点节奏,展示着舞姿。

合水县星梦舞蹈艺术培训学校负责人韩萌说:“我们这里主要教中国舞、民族舞。不少家长都说,现在孩子学业压力轻了,周末不用再去赶各种补习班,终于能让孩子学点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面对家长们的这份期待,我们把课程打磨得更精致、更有趣,就是想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这份回归童年本真、尊重个性发展的转变,其源动力正是“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化推进。自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合水县通过刚性规范校外学科类培训、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精神焦虑。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正逐渐多元化,不再仅仅局限于分数,而是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暑期兴趣班的繁荣景象,正是这一教育理念转型的生动写照。

合水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张颉说:“我们欣喜地看到‘双减’政策的效应正在持续释放。这个暑假,学科类培训极大降温,而各类体育、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素质教育项目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深刻反映了家长教育观念的可喜转变——从单一的‘唯分数论’,逐步转向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我们将继续引导、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市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确保‘双减’工作行稳致远,真正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更晴朗的天空。”

当悠扬的琴声替代了枯燥的题海,当灵动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彩虹,当优美的舞姿绽放着青春的活力,我们清晰地看到,"双减"政策正在重塑教育的模样。这些蓬勃发展的兴趣班,不仅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口,更是一个民族教育观念深刻变革的缩影。在这里,学习不再是压在肩上的重担,而是托举梦想的翅膀;成长不再被单一标准所束缚,而是在多元发展中绽放独特光芒。

当每个假期都成为滋养兴趣的沃土,当每次努力都指向内心的热爱,我们终将培养出既有扎实学识、又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在减负与提质的天平上,找到最有利于生命成长的平衡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闪耀独特的光芒。

记者邱晶波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