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加快村组道路提升为乡村振兴添新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条村组道路,改变的不仅是出行的方式,更是改变着乡村的发展轨迹。在环县的黄土沟壑间,新修的村组道路如血脉般延伸,将经济的发展与群众生活的保障紧密相连。这些道路不仅铺就了出行的便利,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希望图谱”。

在环县曲子镇高李湾村马原至郑家塬的这条路上,过去,一场大雨就能让土路变成“泥潭”,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拉运物资等都成了难题。如今,在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在山峁沟壑间回荡,压路机正缓缓碾过新铺的沥青路面,即使热浪裹挟着沥青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也阻挡不了施工队前行的脚步;即便汗水浸透衣衫,暑气让人喘不过气,也浇不灭工人的热忱。

施工现场的热浪中,运输车队的轰鸣声与摊铺机的作业声交织成一首奋进的交响曲。王师傅驾驶着重型自卸车,往返于料场与工地之间。他摇下车窗,用沾满油渍的毛巾擦了擦顺着脸颊滚落的汗珠,“我们五辆车要确保20车砂石料准时到位。”他的身后,10余名工人正配合摊铺机作业,铁锹与碎石碰撞声此起彼伏。

“温度越高,沥青压实效果越好。”曲子镇高李湾村马原至郑家塬油路工程技术员拓生宪抹了把脸上的汗珠,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这条路连接了高李湾村马原到郑家塬的村组道路,惠及周边60多户300多名群众。“油好这条路,圆了我们多年的心愿,生活方便多了。”高李湾村监委会主任张万明望着这条蜿蜒在沟壑间的黑色绸带,脸上写满期待。

与此同时,在木钵镇曹旗村至郭南塬村油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已是尘土飞扬,挖掘机的铲斗一次次深入山体,将坚硬的黄土填充到山沟。“这里原本是条深沟,村民们要去对面得绕行很长时间。”木钵镇曹旗村至郭南塬村油路工程技术员解平平站在新开挖的路基旁,不远处,几辆压路机正在来回碾压新铺的路基,沉重的钢轮过后,松散的土石变得平整坚实。他指着远处山塬上的院落说道,“我们挖了61万方土石,硬是在这大山里开出一条路来。”阳光直射下,新修的路基像一条土黄色的巨龙,蜿蜒盘旋在群山之间。

在桥梁施工区,电焊的蓝色弧光不时闪烁。十余名工人正熟练地绑扎盖梁钢筋,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也顾不上擦拭。解平平手持图纸,正在核对钢筋间距。“这座桥长35.04米,是整条路的控制性工程,目前桥墩施工已完成,即将进行模板支护和混凝土浇筑作业,包括承台与桥板等关键结构。”他的声音几乎被旁边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鸣淹没。

“6月12日开工以来,我们已完成90%路基施工。”现场负责人穆建生指挥挖掘机作业,他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紧贴在身上。“这条全长8.83公里的油路,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9月底就能竣工通车,完成后将显著提升该路段的通行能力。”

“我们结合近年村组道路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对黄土固化技术持续探索,坚持因地制宜,因路施策,根据每条道路的地形地理条件及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设方案,针对不同路段采用相适宜的固化筑基方式,破解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成本高、砂砾材料匮乏的瓶颈,以技术革新助力农村公路建设‘换道发展’,为农村公路建设降本增效发展提供有效方案。”环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志鹏介绍。

路,是希望,是未来,一条条村组道路正以坚实的步伐,丈量着乡村振兴的进程,成为连接群众心坎的“幸福纽带”。据悉,2025年环县实施自然村组路建设40公里,总投资4564万元,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10底全部完工;实施养护维修工程14.6公里,总投资970万元,预计9月底完工;同步推进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公里,总投资462万元,预计9月底完工。

记者:史珊  实习生:王菲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