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中草药产业蓬勃发展 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八月,骄阳似火,阳光炙烤着陇东大地的每个角落。近日,当记者走进天池乡,广袤的田野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绿意盎然,生机蓬勃,一片片随风起伏的庄稼,宛如绿色的海洋,涌动着无限的活力。

午后的苏北岔村,热气渐渐消褪,村民田正中穿梭在自家的柴胡地里,来回仔细查看柴胡的生长状况。植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田正中蹲下身子抚摸着植株茎秆,兴奋地告诉记者:“2021年,我在快手上看到中药种植效益好,就动了心思,没想到这一试,真让我找到了增收的好路子!截至现在,我已经种植了42亩柴胡。”据他介绍,在当地种植柴胡三年能收一茬,亩均收入能达到1万元,种植柴胡让他家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苏北岔村,像田正中这样的柴胡种植户还有56户。自2021年起,在当地合作社的组织下,村民们纷纷投身柴胡种植。合作社不仅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还帮忙挑选优质肥料,甚至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种植经验。“我们先后去虎洞镇和环城镇学习了两次,每次都收获满满。”田正中回忆道,“回来后,把学到的新技术运用到种植中,柴胡的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如今,柴胡种植已成为天池乡的特色产业。今年,全乡柴胡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此外,还有500余亩其他中草药。这些中药材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而在秦团庄乡的田间地头,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走进秦团庄乡新集子村,一片片中药材长势喜人,绿意盎然的黄芪、黄芩,生机勃勃的板蓝根、柴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画卷。田野间,村民们正忙着培土除草,他们指尖的动作娴熟又麻利,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

望着成片翠绿葱茏的中药材,新集子村第一驻村书记郭军义满眼欣喜,他告诉记者:“现在中草药在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我们村长期种植多种中草药,有效地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据悉,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453亩,包括黄芪、黄芩、板蓝根、柴胡等多种中草药。多样化的品种选择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村里已经初步形成加工车间,生产黄芪切片饮片,黄芪养生茶等多种饮品。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郭军义说道 。

据了解,环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土壤沙性大,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且出产的中药材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强,深受药商的青睐。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7万亩,品种日益丰富,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中药材产业为环县农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全县中草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引进优良品种,拓展销售渠道,推动中草药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生锋表示,“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让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

记者:张 懿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