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杜林小学:一所山顶上的“希望小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位于甘肃镇原县马渠镇三合村的杜林小学,坐落在海拔1500米的山顶上,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这几年,不少学生随着父母进城或是迁入新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近进入乡镇学校学习。如今,“留守”在这所山顶小学的只有3名老师和4名学生。

杜林小学全体师生合影。

岁月相守

12月10日,记者从甘肃镇原县城出发,往西北方向驱车70多公里来到地处偏远山区的甘肃镇原县马渠镇三合村。一路翻山下沟过桥,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都是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间穿行。山峁峁上的层层梯田仍有大片积雪覆盖,不少盘山路段冰雪未融,车子小心翼翼地驶过,贴着沟畔拐过一道又一道弯。

一路同行的甘肃镇原县马渠镇中心小学业务主办王志龙对这条路再熟悉不过。

2006年,刚参加工作的王志龙分到杜林小学任教,每周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学校和镇上。

“原来这条路可不好走,车一过去土就扬起来了,有的地方特别陡,车上不去就得下来推着走,雨雪天气时常断路,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那年下了一场大雨,山上的洪水冲下来把一座桥给淹了,我从镇上开完会着急赶回学校,当时也没多想,就把鞋和袜子一脱,推着车蹚过去。过去了再找个草堆,把腿脚上的泥蹭一蹭,然后穿上袜子继续赶路。”王志龙告诉记者,那时候的杜林小学还在山沟里,几间土坯房,六七个老师,几十个学生。2007年秋季,学校从山沟里搬到了山顶上,学生们终于坐在了砖木结构的教室里上课。

虽然只有4 名学生,但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每个人都专心致志。

车行至三合村村道的岔路口,顺着左侧一道长坡径直而上,杜林小学就静静地坐落在山顶上。这所创办于1952年的乡村小学,至今已走过68年的风雨历程,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100多人。

杜林小学现任校长刘龙就是从这所小学走出去的学生。“原本也有机会去条件更好的乡镇学校工作,但是,当看到曾经教我成长的老师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见到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我想我该留下来做点什么,这是一种感恩,也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刘龙说。

虽然记忆中的“母校”各方面的条件都没法和现在相比,但每次回想起来,他的内心仍然充满着温暖和感动。

美术课上,教师王志斌和孩子们一起画画。

“那时的校舍还是村里集资建起来的6间土坯房,四面漏风,冬天寒风嗖嗖钻进来,冻得人直跺脚,一到课间,同学们就跑在操场上晒着太阳、啃着馍。教室里的木头桌椅都是修了又修,三四个同学挤在一张桌子上学习,老师们就连一支粉笔都得节省着用。除了课本之外,同学们仅有的课外阅读就是几本图书连环画。”刘龙说。

心中有爱

尽管曾经的校舍破旧而简陋,条件非常艰苦,但它却承载着一个小山村的希望——“知识改变命运”。

学校仅有的几位民办教师都全身心地扑在了教育事业上。不仅为学生们开设了语文、数学、地理、自然、历史、劳动技能等多门课程,还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着这些山里的孩子们。

今年53岁的王志斌,35年来一直坚守在杜林小学,他目送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校门,这其中就有他的学生刘龙。学生从最初的一百多人到几十人,再到上学期的十几人,如今只剩下几个人,时光荏苒,可他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却从未改变过。

孩子们在操场上打羽毛球。

1985年9月,18岁的王志斌高中毕业之后如愿以偿成为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在那个年代,村里能念到高中文化的人屈指可数。

“在我小时候,哥哥在外面的煤厂干活,隔段时间就托人写信给家里报平安。可是家里人都不识字,每次父母一拿到信就要跑上几里路找人来念,有时候找不到人,父母心急如焚,就怕哥哥在那边出什么事。后来,家里为了能有个识字读信的人,我父母决定不管条件有多苦,也要供我念书。”王志斌说。

从教之后,王志斌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穷山沟的孩子只有念书才有出路,有知识有文化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有更好的人生和未来。”

三合村山路崎岖,距离马渠镇大概有10公里路,过去交通不便,没有通车,出行全靠走路,往返步行需要4个多小时。每到开学季,王志斌和学校另一位老师一大早就出发,赶到三岔镇排队取教科书,然后坐着班车把书带到马渠镇,再从镇上把装满两大布袋子的书背回学校。

校长刘龙给孩子们讲解作业中遇到的难题。

“那时候比较年轻,走一阵歇会儿缓口气,再接着背,心里就想着不能把娃娃们开学上课的事给耽误了。”这些年来,王志斌一边务农一边代课,家里原有的40亩地全靠他和妻子种些口粮,养活全家老小。

1997年,王志斌拉着架子车回家劳动,下山的时候在陡坡上翻了车,腿部严重受伤,他被乡亲们辗转抬到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回家养病。这一年,他正好带着毕业班,学生们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参加考试。

为了明天

“班上娃娃们来看我的时候,都问我什么时候能给他们上课,看着那一双双渴望的小眼神,太让人揪心了。”王志斌至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忍不住哽咽,红了眼眶。

王志斌不顾家人劝阻,拖着“石膏腿”,坐在驴背上,让家人扶着护送回学校。他在宿舍的床头放上一个小黑板,架着双拐坐在床边上给学生们上课、改作业、讲解练习题。那一年,他所带的毕业班语文和数学成绩均在全乡名列前茅。

孩子们在学校食堂里打饭,午饭是香喷喷、热腾腾的面条。

这么多年来,王志斌一直坚守在乡村的讲台上,先后带出了2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他说:“看着学生们走出学校的那一刻,心里虽然舍不得,更多的还是希望他们从这里走出去以后,能继续把书念好,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近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实施,杜林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和生活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教师们的待遇也逐步提高。2016年,学校又盖起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和图书馆,校园道路硬化、操场平整,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配备齐全;学校在去年接通网络之后,多媒体互动课堂、远程教育课堂等电教设备、资源也全面启用。

2019年,时隔15年之后,刘龙兜兜转转又回到昔日的母校担任校长,和曾经教过他的老师王志斌、同窗好友林亚东一起守护着4名学生。其中,二年级和三年级各1名学生,五年级2名学生,有3名学生都是建档立卡贫困生。3名教师共同承担着所有年级的全部课程,教学之外也承担部分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的任务。

天气晴朗的时候,教师王志斌喜欢教孩子们打篮球。

“现在学校可以开展实时同步在线互动课堂,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增加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体验性,让学生们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刘龙说,在今天的校园里,学生们只管读好书。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营养午餐,每周供应2次牛奶以及肉、蛋,每人每天的标准是4元钱。

整合并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上学问题,目前,马渠镇5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还有8所。“在农村,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希望,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辍学,满足他们就近入学的需求,只要有一个学生,我们也要坚守在这大山里。”刘龙说。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