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让每一个孩子大声说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课精心准备,节节出彩出新是我坚守的教育信条。 课堂上每一个问题都是深思熟虑,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平时上课,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可是最近课堂上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敢于表达自己、大声发言的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话,不会表达?这个问题就像一块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十多个学生在教室一起聊天。我悄悄走近他们,以为他们会看到我后会因为害怕老师的权威而停下聊天。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并不顾忌我的存在,而是天南海北,照聊不误,场面好不热闹。我终于明白了,学生不是不爱说话,也不是不敢说话,而是缺少平等的气氛和说话的机会,更缺少老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我们曾经的课堂出现了问题?是不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弊端?孩子们天性纯朴,很少顾虑,又喜欢表现自己,本来是爱说话、敢说话的,为什么上了学以后慢慢变得说话少了,甚至不敢说话了呢?原因当然不在学生身上,而在老师和家长方面。

一是孩子没有说话的时间。学校里,课堂上老师占用时间过多,孩子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更没有机会举手发言。回到家,繁重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重负在肩。父母与孩子交流,说不了几句,便是学习、作业、分数等等,孩子们往往心烦得不愿意说话。

二是缺少平等对话的氛围。孩子说对了,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说错了,轻则还以冷眼,不予理睬,重则批评,甚至讽刺、挖苦。既然说话,就可能有时说错了,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学生说错了,很少得到耐心的引导和纠正,多数得到的是简单的训斥和伤害性的讥讽。多次的不平等对话,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是便干脆少说为妙了。

三是缺乏说话材料。虽然现在是信息社会,媒体很多,传播迅速,学生应该有说话的材料。但是学生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去获取适用的信息。即使通过电脑、电视、手机、报刊获得了,又没有交流的场所与机会。同时缺乏实践,包括在实践中获取说话材料,在实践中运用获取的材料,所以作文、发言往往内容空洞,缺乏新意,而且雷同很多。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是能够让学生大胆说话的前提。让学生大胆说话,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在扶植一棵心灵自信之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说话创造各种机会,并适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在学生发言时,老师应该全神贯注,精心倾听,不打断、不插话。对于学生表达的见解和想法,需要老师给予合理的评价,学生答错时,不能一棒子打死,首先应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加以肯定再引导其更正。这样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信赖与尊重,这样的课堂才会激发起学生的自信。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辩论会、读书谈心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为学生搭建表达自己心声,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让同学互相指导、互相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要小看学生说话。要说话是自尊的表现,敢说话是自信的表现,能说话是自强的表现。自尊、自信、自强要从说话开始培养。要让学生说话是一种观念,敢让学生说话是一种勇气,能让学生说话是一种艺术,每个老师都应有这种观念、勇气和艺术,帮助和引导每一个孩子遇见生命中最美好的自己。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