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巧用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效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实现教学网络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克服学科自身弊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课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大都由教师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养成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实践操作,还可以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新学内容,通过自由的集体协作探究,让学生进行趣味作业,通过动手、动脑,有趣轻松地完成作业,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中、低段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此时多媒体的运用就可以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如在讲授《曹冲称象》这一课时,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可爱的动画图像、条理清楚的过程、简单易懂的语言,使很多孩子在这一学习难点上有了突破。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学时空,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使之与语文教学整合,突破小学语文教学中“读读、写写、想想、练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使整个课堂教学贯穿于“团结合作、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以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 (作者系庆阳市东方红小学教师)


编辑:刘家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