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负担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学校,一是来自于校外,其成因是唯成绩论英雄和偏面追求升学率。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负担,国家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学校如何在落实“双减”中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压缩作业总量和时长,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负担
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各学科之间,各年级之间,都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原则是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学校要建立科任教师、学科教研组、学校教务处、分管校长审查审核机制。科学控制作业总量,合理布置作业题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鼓励布置差异化、多样性作业,因人而异,因科而别,确保在两个小时课后延时段都能基础完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力求给课堂要成效,用足用活课堂时间,严格检查教育教学教案和教学计划,避免盲目和无准备授课。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避免给学生烧剩饭。在课后服务以作业辅导为主,自主安排阅读、体育、文艺、美术、科普、安全教育、公益讲座等,力求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调动学生学习、游戏、锻炼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增强综合素养与身体素质。
保障正常教学,保障服务待遇,保障学生多样化需求
一要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课时不减,统筹安排,发挥特长,人尽其才”的原则,配足配强科任老师,把责任性强、能吃苦,有经验的老师安排到一线,在保证主课同时,不能放松或淡化音、体、美和思想品德教育。
二要保障课后服务待遇。最大限度的争取给予延时服务的教职员工必要待遇,合理、科学考核考评,翔实记录延时服务时间,做到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评优选模对接,能者多劳,能者多拿。并做好动态管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三要保障学生多样化需求。 课后延长时间基本都在两个小时左右,充分考虑到学生差异化需求,多样化需求来安排,采取分段法,一小时作业巩固,一小时素质教育。采取激励法,当天谁在一小时之内完成作业的,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开放娱乐活动室,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参加,进行特长和专业训练。提倡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答疑解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拓展和开发,切忌将延时服务变为集体教学和集体补课。
作者简介:
路彦峰,西峰区西街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荣获区级优秀教师及优质课教学奖,西峰教育系统音乐+教研组骨干成员,校内戏曲社团活动组织者。指导的戏曲节目在省级,市区级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