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的不完美之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前段时间,在抖音平台上看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的一段讲解,大意是:时下许多年轻人,似乎对美的概念缺乏独立的判断,别人说什么是美,一堆人就朝着哪个标准去“修剪”自己,比如网红脸、大眼睛、拉风头,结果成了千人一面,大家说着相同的话,做着相同的事,落入“完美主义”的陷阱,一边幻想自己身上生出无遮无拦的双翼,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完美,一边拼命隐藏自己的不完美,产生自己一生恐将一事无成的苦恼,让自己失去方向。

对梁永安的观点,笔者颇为认同,也深有感触,美是成熟的文化,是已有的标准。在上学期间,我在抄写心理学笔记的时候,开始为了追求完美,把每个字写得工工整整,荧光笔标贴标签一样不少,一旦有个错字就觉得这页笔记一定要撕掉重写,后来发现心思全花在追求所谓的完美上,我对知识点的印象为零,就突然觉得大可不必这样,其实完美的结果是最后教务系统查到的喜人分数,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手抄笔记。看来,不是所有对美的追求都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追求都会让你快乐。

“完美主义”其实是最大的陷阱,它的标准、价值都直接忽视了所有个体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及状况的差异,只要求按照一个特定意义上的模板去生活,这好似某种意义上的刻舟求剑。船速缓慢或者静止时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个体的差异终究与沉淀下来的模板有巨大的区别,假若用旧有模式套用现有生活,一定是不合时宜的,况且,人往前走的时候必然有缺失,不会事事完美,如果非要用过去的经验定义来约束自己,反而是给自己套上枷锁,也是在封闭和包裹自己真实的样子。

一个人认识不到自己真实的样子,当然很难找到自己。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细雪》,就是最好的例证,《细雪》一书的主人公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四姐妹,四姐妹中,老三追求完美,她是英文专业毕业,总希望像传统的女性一样,不出去干活,在家里穿着和服插花,另一方面她又想相亲,找到自己爱的人,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老四不一样,她打破了三个姐姐的范式,自食其力,她代表新的年轻一代,自己走向社会,虽不完美,却是在最有力量地生长着。美应该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独特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美。

《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写了一道极为详细的菜品“茄鲞”来招待,王熙凤说,你尝尝这个,和你们地里的茄子是不是一个味儿?一个茄子里面要用十几只鸡来配,隐喻了贾府里面的人丧失了本真的自然状态,被一层一层包裹,活得很虚假。可是刘姥姥带来了一种新的生命形态,带来了一个刚从地里摘出来的还带着土的茄子。那个茄子其实就是刘姥姥,她的生命是带着泥土的,恰是生命本身,一个很真实、很自然的生命状态,两相对照,截然不同。曹雪芹用一道菜写出了两类不同的人。

华丽的、标准化的美,是对自我的强力修剪,往往是被包裹着的时代要求,而不是时代的自由感受。但是强大的力量美,精气神美,由内而外的自信美、知性美,反而是生命力的体现。就像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尖锐刺耳,却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

完美主义应该拆解来看,即完美的主要意义。那么,完美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优化,并相信可以再次优化,应该是自我在不断行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被认可,所以年轻人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不能把自己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这只会让自己更加片面且死板,应该跳出特定的环境,观察或体验不同环境中的人或物,还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思考可提供的价值,思考可达到的标准,先完成再完美。

人只有受到阻力时,才能触动自己,反思自己的生命是否真实。有时候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维持表面的完美,实则死水一潭,在时代的洪流中反而更容易被淘汰。真正勇敢的人面对时代的风口,就应该学习小马过河的精神,勇敢踏入洪流之中,去感受、碰撞、挣扎、突破、释放自己本来的性格,虽不完美,却是在最有力量地生长着。相比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遗憾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

莎士比亚曾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在我们自己。完美的定义都是因人而异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致认可的完美。用圣人的标准可以律己,但如果拿它来管理,就会产生无与伦比的混乱和欺骗。所以,孩子们要真正认识自我,往往需要在不完美的探索中认识自己,于痛苦中发现自己的毅力,于欢乐中发现自己的平庸,在这个过程中,才能逐渐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样的生活,跟什么样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