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岐黄文化】药囊香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扎艾草、戴香包,欢度端午佳节的庆阳小孩。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李建琪 摄

据说公元前两千三百多年,中医鼻祖岐伯曾携带药袋防疫驱瘟、禁蛇毒,开创了“薰蒸法”。草药被称为“香草”,因而药袋便称为“香包”或“绌绌”。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庆阳现存的最古老的香包历史也在800年以上。

五毒香包。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李泉玲 摄

药枕。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李泉玲 摄

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至明清两代,庆阳香包十分兴盛,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的佳品。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

庆阳香包。 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张步农 摄

千岁香包。 庆阳融媒特约摄影 黄克义 摄

20世纪60年代以前,庆阳香包的绣制普及到家家户户,庆阳女孩儿多“七岁八岁学针线”。20世纪60年代以后,庆阳香包开始走向沉寂。近二十年,香包的制作与刺绣又开始复兴,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 2006年,庆阳香包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庆阳香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药囊香包。庆阳融媒记者 俄少飞 摄

庆阳香包绣制。通讯员 张卫华 摄

庆阳香包深受外国友人喜爱。庆阳融媒记者 赵彩霞 摄

目前,全市香包从业者逾10万人,年生产香包逾千万件。小香包已成为庆阳市带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引擎”、对外文化交流的“大品牌”。

市民选购香包。庆阳融媒记者 陈飞 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庆阳市民间香包制作企业和个人为西峰区医护工作者赠送药囊香包。庆阳融媒记者 俄少飞 摄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