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忆老年 | 年前杀猪做佳肴(李建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河支流泾河流域,有一块隆起的黄土叫陇东。甘肃的陇东包括庆阳市、平凉市,属于黄帝族繁衍生息,开创华夏文明的地域。这庆阳古属北豳,北依陕北,南接关中之咸阳的长武、旬邑县,西依六盘山,东括子午岭,紧挨黄帝陵,域内之正宁县就有黄帝衣冠冢。庆阳是先周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诗经》里的《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就是歌咏这一地域的经典。这里有周祖陵、公刘庙,民间保留着深厚的先周文化传统,土壤肥沃,粮林丰茂,民俗独特。剪纸、刺绣、民歌、皮影、社火等民间艺术融在人们的窑洞民居生活里。春节我们来到了庆阳,惊喜发现,这里是一个民间艺术的世界,人们有着神秘的敬神祭祖信仰,依然传承着周秦古老风俗。他们把春节叫“老年”,唱牛皮灯影戏,说书,耍社火……这年过得太有滋有味了。我们的老年是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太平乡马南庄村前庄刘家过的。刘氏一家兄妹八人,刘镒、刘钵、刘镜、刘锷……都六七十岁了,这是一个世居陇上的大家庭。

不少史家认为夏时周人先祖由山西转移庆阳,在原庆阳县(今庆城县)落脚,始祖为后稷之后不窋,不窋、鞠陶经营成功向南拓展,在公刘时代占据泾河以北的董志塬大片土地,与戎人杂居。董志塬当时叫大原(太原),古公亶父时,周人由大原再迁岐山。

西周期间,戎狄不断南侵,威胁周室,周发兵反击,巩固边防。《诗经通论》引何玄子语曰:“不窋窜于西戎,其地即今庆阳地府是也,有不窋城,又有不窋塜。春秋时为义渠戎国。厥后公刘往迁于豳,盖道庆阳,经平凉而后达于今西安府之邠州”。道庆阳、经平凉、达邠州,几已包括豳文化圈内泾水流域大部分地域。《诗毛氏传疏》言:“……然则大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尔。计周人之御严狁必在泾原之间。若晋阳之大原,在大河之东,距周京千五百里,岂有寇从西来,兵乃东出者乎?……《小尔雅》云:‘高平谓之大原’……奂案:《方舆纪要》:‘陕西平凉府镇原为唐之原州治,固原属原州界西之中,疑古大原当在镇原,平凉即泾阳地,从泾阳直北追至镇原,不更向西北矣。’”

历史上镇原时属平凉,时属庆阳,今属于庆阳,曾辖泾河北岸支流蒲河两岸先周“大原”的大片。马南庄所在太平镇为魏“高平第一城”。考察庆阳年俗,以马南庄年俗为典型,与《诗经》《周礼》《礼记》等典籍相互印证,向我们共同叙说着中国年文化的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推出“忆老年”系列之一《年前杀猪做佳肴》:


年前杀猪做佳肴

陇东人过年要杀猪,北部牧区既杀猪又宰羊。过年没杀猪,说这年是“穷年”,过得不高兴。进入腊月,杀猪的人家慢慢多起来了。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杀。腊月二十四、二十六不能杀。说是“四六不开”,不能杀,太平乡三、六、九逢集日,这样安排也便于出售。

过年为什么要杀猪?传说从前有个老汉,家里喂着一只羊,两只鸡,一条狗,一匹马,一头牛和一口猪。春节到了,他准备随便杀一只过年。腊月二十八这天,他提着一把刀子,先来到羊圈对羊说:“羊呀羊,我要杀你了。” 羊说:“主人啊,我一年给你剪那么多毛,既能卖钱,又能擀毡,为啥不杀鸡,偏杀我,合算吗?”老汉听了,就到鸡窝跟前说:“鸡呀鸡,我要杀你们一个过年哩。”公鸡抢先说:“主人啊,每天五更,是我为你准时报晓,杀了我,你还能起那么早吗?”母鸡接上说:“我给你们家生那么多蛋,你们老老少少都说蛋好吃,蒸上吃,炖上吃,炒上吃,杀了我,不要说没钱换油盐,就你那岁孙子,你能惹得下?为什么不杀狗,偏杀我,真是老糊涂!”母鸡说完,把嘴扭到一边去了。老汉提起刀又到狗跟前说:“狗呀狗,我要杀你过年。”狗说:“主人啊,你出门时我给你看家,来贼时我给你报讯,羊出山,我给你赶狼,杀了我,狼吃了羊还要吃你呢,为啥不杀马要杀我?”老汉又来到马棚,对马说:“马呀马,过年了,我要杀你呢。”马说:“主人啊,你常骑着我走东串西,驮水拉磨都得我干,农忙了还要我驮粪驮庄稼,为啥不杀牛呢?”老汉又来到牛窑里说:“牛呀牛,我要杀你过年吃肉哩。”牛说:“主人啊,你今后不种地了吗?你们家那么多地,每年都靠我拉犁耕种,为哈不杀猪?”

最后,老汉只好来到猪跟前,说:“猪啊猪,我要杀你过年。”猪正在睡觉,听了老汉的话,哼哼唧唧地说:“过年就过年吧,为啥要杀我?别打扰,我要睡觉呢。”说罢,又打起了呼噜。老汉想来想去,猪一年到头不干别的,整天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所以杀猪过年最合适。这事沿袭至今,每到年关,家家户户都要杀猪过年,再也不跟猪商量了。

最后嫁祸于猪,猪因为懒惹来了杀身之祸,以至于诗人雷抒雁在他的《小草在歌唱》中还斥责说:“昏睡的生活,比死更可悲;愚昧的日子,比猪更肮脏!”人说猪肮脏,却不认为猪肉肮脏。陇东北部有的人家过年还要杀两头猪呢!这豳的意思就是有野猪的山,泛指子午岭东西两侧黄帝族最早生存的区域。

《诗经·公刘》里描写说公刘在豳地创立大业,定居下来,延清群臣,从猪圈里捉猪宰烹,请大家品尝。看来当时已经驯养野猪了。野猪也还是打的,《诗经·七月》里说围猎野猪,可以训练武功,打下了小野猪就自己食用,打下了大的就献给王公。

看来以猪祭祀和享用的风俗实在是悠久的。小时的我一到腊月就盼杀猪,一见杀猪就等着剥开肚皮提出来的猪尿泡。倒尽了那膀胱里的尿,用竹子管吹大,挂在太阳下晾晒一两天,尿泡就成了透明里带细红丝的气球,我们把他挑在秆子上跑着玩,比谁的尿泡大。后来尿泡在伙伴们的争抢下落地了,又成了我们的好足球。

父亲把猪、鸡刚喷出的鲜血抡在窑里、院里祛邪祭神,墙面都溅上了红点。母亲用新接的红血灌灌肠。反复洗净的猪肠子里充上血拌的面浆,面浆里拌着葱花、小蒜。那鼓鼓的大肠象一个蟒蛇样盘在热气沸腾的铁锅上,象红军跨在肩膀上的干粮袋子。

血灌肠蒸出来了,项胫上的新肉煮出来了,灌肠被切成萝卜片的样子,高高地垒在碗里,上面盖几片白肉。我就开始给亲邻送血。赶过年前,要给姑姑家把切成短棒的血和粘面糕条也送去——妈管这叫“尝血”。

猪血和面可以擀成血条,拌油晾干,用来招待客人。马南庄的猪血面是蒸的,俗称“猪血片片”。接血入盆掺入冷水搅匀,投入荞面和成团,擀成片状厚约五分,宽约一寸的条条,以笼蒸熟后再切成薄片,凉晒干了存放着。食时下锅稍煮,煎卤汤浇灌食之,味香甜。

早先杀猪是挖一个土坑,倒上水把猪躺进去,坑边栽一木桩,桩上拴一杠杆,几个人用力压杆挑动着猪“洗澡”,直到洗得雪白雪白。现在不用土坑了,用一个大铁桶或大缸,人站在高处,水缸斜放在低处。死猪不脸开水烫,反正一辈子就洗那一回澡。

杀猪的不给钱,猪脖颈之下胸部之上的那一条两三寸宽一尺来长的肉就是他的工钱了。那一块肉位在刀口叫“铡刀骨”。杀完后拔几根猪鬓,割一点颈圈肉,再旋下猪尾巴。一起放到碟中献到灶君前,猪尾巴最后煮熟要叫孩子吃掉,说是可以治娃娃淌涎水,也图个吉利。

整个过年的菜肴差不多就是围着猪肉展开的,丸子、火锅、蒸碗、哨子、蒜拌瘦肉、腊肉、腌肉,还有端喝酒小菜的各色盘子里的猪头冻冻、猪血片、猪心、猪肝、猪肺……吃了猪肉,谁敢说猪懒?行走在马南庄的村路里我发现,好多人家门侧给猪盖着广接阳光的“洋房”,房顶半开,蒙着透明塑料布,那是猪舍,为的让猪多晒日光浴长膘。我不禁想起《诗经·驺虞》里的话,大意是说芦苇芽呀真茁壮,母猪呀一胎下了五个,真能下。唉!牧猪官,真可怕!你看,自古以来,猪与华夏民族的生活就有着不能分开的联系。《易经》 里含有一首关于猪的古歌谣,歌谣描写说打猎场上有一头小野猪的尾巴叫人给捉住了,有人喊“快用牛皮绳拴好!”可小猪太狡猾,太有劲了,又逃脱了。追呀追,不一会儿小猪又被捉住了,这回绑牢了,逃不了了。看呀,这只小猪,多么漂亮呀,胖乎乎的,全身都是肉呀!

人们享用猪,猪也是原始先民的图腾之一,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猪。欢快的节奏,奔放的舞姿,人们无比激动兴奋的斗猪场面,无疑年的狂欢!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