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胜之路】红色小镇农家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郭翠玲正在厨房里忙碌。记者 吕赟 摄

    庆阳网讯(见习记者 王富强) 6月11日一大早,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村民郭翠玲夫妇正忙着为中午即将前来就餐的游客们准备新鲜食材。从2015年她家开办农家乐至今,她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以前我在家种地、养羊,丈夫外出打零工,辛苦一年却没有多少收入。自从开办了农家乐后,尽管也很辛苦,但相比于种地还是轻松了许多,收入也多了不少。”郭翠玲说。

    2014年南梁景区建成,很多游客来此参观,旅游业的发展让这个昔日的贫困小镇旧貌换新颜,群众也有了脱贫的信心。2015年5月,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下,依托南梁景区建设,华池县组织郭翠玲等人先后赴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考察学习农家乐建办回来后,郭翠玲夫妇利用家里的几孔窑洞开起了荔园堡村第一家农家乐——“红色莊园”,开业第一年就收入10万元。为了帮助农户们办好农家乐,当地政府还免费为他们提供了桌椅、餐具等用品,免费修建了停车场。

    郭翠玲将自家的窑洞改造成了农家乐。记者 吕赟 摄

    郭翠玲说:“当时镇上建议开办农家乐,我们农民对餐饮行业不熟悉,心里总怕赔钱。后来,县上统一组织我们去外地学习后,我和丈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这个农家乐办了起来。”

    周围群众在看到郭翠玲的农家乐办得火热后,纷纷加入了进来。2015年以来,依托南梁红色小镇建设,荔园堡村先后建成了22家特色农家乐,主营游客的食宿,食材基本上都靠农家自种,住宿以特色窑洞为主,彰显了浓浓的地方特色。

    客人多的时候,在临近乡镇工作的女儿回来帮忙。记者 吕赟 摄

    同时,在南梁镇政府的引导下,2017年荔园堡村还成立了餐饮协会和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农家乐经营培训4期100多人,邀请全县的知名厨师为农户培训精美菜品的制作。餐饮协会还对农家乐的菜品价格、质量以及服务质量制定了标准,推动了农家乐的规范化经营。

    郭翠玲将自家的窑洞改造成了农家乐。记者 吕赟 摄

    如今,荔园堡村的农家乐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每年的接待旺季在4至10月份,人多时每户每天的游客接待量大多在三四桌,平均每户年收入都在6至10万元。

    郭翠玲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现在生意好,我打算扩大规模,现有的窑洞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有好多人来了之后还会在院子里搭建帐篷,我打算再盖一些房子,供游客居住。”

    郭翠玲家的窑洞农家乐内景。记者 吕赟 摄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