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财给羊添青草
庆阳网讯(记者 路世玲)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天气炎热,一辆摩托车,从新房到老屋,几分钟路程,来来往往,这是他每天不变的“上班”轨迹。
他叫杨刚财,正宁县榆林子镇党家村村民,今年44岁的他,从事养羊已有4年多了。近几年来,杨刚财靠着自己的勤劳打拼,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杨刚财说,2016年以前,他和村里其他农民一样,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为了增加收入,他曾经在兰州打工多年。
杨刚财在旧屋养羊
虽然通过勤劳苦干,所挣得的钱养家糊口不成问题,日子也相对稳定。“常年在外打工也不是办法,而且父母年龄大了。”杨刚财深有感触地说,外出打工很辛苦,不如回家谋求发展机会。
近年来,村里通过“绣花”式扶贫,先后修通公路47条17.957公里,改造危房98户,自来水入户446户,全村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得到了明显改善。
杨刚财和妻子贾萍在新居
条件改善了,回家发展有了基础。党家村主产玉米等农作物,适于发展养殖。勤于思考的杨刚财就琢磨着搞小规模家庭养羊。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党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石阳军的支持,帮助他考察市场,寻求政策帮扶。
2016年,是杨刚财的幸运之年。这一年,他住进了党家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新房住人,老院落正好可以用来养羊。”杨刚财灵机一动,解决了养羊没有场地的难题。
杨刚财给羊准备玉米饲料
养羊场地有了,杨刚财当即贷了5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购买了10只羊,开始了他的家庭养殖之路。除了羊饲料是自家地里产的,杨刚财还特别注意科学喂养,不断通过网络和联系当地养羊行家,边做边学,丰富自己的养羊技术。
“用出栏羊只的钱换回小羊,养大了再卖,循环养殖。”杨刚财说,到2019年他就还清了5万元的贷款,还养了2头牛,种植了6亩柴胡。
2020年6月,杨刚财又贷了5万元,羊的数量增加到了22只。“每年养羊可以收入3万多元。”杨刚财说,当初选择回家发展是他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杨刚财的妻子贾萍在新居菜园子摘菜
“今年后半年柴胡收获了可以收入2万多元。”杨刚财开始盘算着继续扩大养羊规模,争取存栏量达到50只,“我相信养羊致富的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