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慕玉娟)校园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我市坚持创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盯不放”的执行力,不断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主动创稳责任,从严从细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前,我市各学校着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开学第一课”成为各学校的常规课。宁县组织开展以“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全县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网络答题活动,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寒假期间,我市教育系统安全防范与教育不断档,统筹学校安全与教育发展,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工作制度,认真排查隐患,强化督查检查,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按照“市级督查、县级巡查、学校自查”的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工作,抓细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带班值守工作,维护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各学校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安全工作微信等载体,及时推送交通、食品、消防等方面安全常识,全面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平安校园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强化安防基础建设,注重宣传教育实效,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形成了学校安全管理合力。公安交管、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动,指导学校规范日常管理,深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园欺凌防治、防网络电信诈骗等专项整治,完善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防范水平。为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市建立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1690”预防治理工作体系,即1套责任体系、6项机制、9项措施、“0”容忍。完善政法、教育、网信、公安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落实机制,协同推进预防治理工作。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提升教育干部和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水平。精准摸排存在问题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行政干部和学校管理人员“一对一”结对关爱帮教,提高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平安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我市注重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将平安校园建设向纵深推进。2023年,市教育局制定了《全市平安校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召开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调度会、联席会、推进会17次,压实压紧市、县、校三级安全管理责任。深化安全常识教育,开展安全教育精品课遴选和课题申报,获奖21节,立项93个。推送校园安全防范预警信息580条,组织安全知识竞赛、专题论坛、安全演练等活动800余场(次),师生安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增强。夯实校园安防基础,1485所学校落实封闭化管理,1218所学校食堂接入“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383所学校被确定为反恐重点防范学校,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重安全防火墙”。
据了解,2023年,我市校园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有力保障了全市社会大局平稳。2024年,全市将继续从严从细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改善安防基础条件,深化部门协作共建,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让校园成为最美的风景和安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