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宁县
东西协作促团结 津宁同心结硕果 ——宁县与天津市河东区深化协作推动共同富裕工作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农业大县,经济落后,天津市河东区位于环渤海经济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从海河之滨到黄土大塬,缘于“国家东西部协作”政策,让相隔千里的“津宁”得以牵手同行。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

自对口协作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市河东区立足宁县各族群众所需,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帮扶、真抓实干支援,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从产业助力、深化“三交”、社会帮扶等方面主动探索新时代“东西部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路径,两地协作成果丰硕。

强化互动交流 凝聚团结协作共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回望天津市河东区与宁县协作发展历程,高层互访交流实现常态化,团结协作共识不断凝聚。近年来,河东区委副书记、区长于瑞均率党政代表团来宁县调研考察,河东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张洪政带队来宁县开展“河东区统一战线陇上行”活动;宁县委书记段登云,副书记、县长冯毅,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孟乾坤分别带队,赴河东区对接汇报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


天津市—宁县 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高层联席会议

自2017年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津宁”两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对接交流7次,多次召开高层联席会议谋划结对帮扶工作,对接产业合作项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深厚的帮扶情谊,不畏山高水长、跨越千里之隔,全面加强合作交流,开展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单位、国企民企、协会商会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协作,构建起东西部协作新格局,深度凝聚两地各族干部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团结奋进的伟大共识。


天津市——宁县 统一战线协作帮扶座谈会

干部人才,是东西部协作不可或缺的桥梁支撑力量。宁县紧抓东西部协作交流机遇,积推动两地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推进,促进了两地交流交往和文化交融。着力构建了党政干部“双向互派”、专技人才“双向交流”、培训资源“双向共享”、人才服务“双向管理”机制。


河东区卫健委支援宁县座谈会

至目前,津宁已互派挂职干部6名,组织宁县各族党政干部、骨干教师、医务专业人员、文旅专技人才等“走出去”,赴天津挂职交流、进修培训共计7次233人。同时邀请河东区名师教研团队、医疗专家、卫生健康技术业务骨干、文旅专技人才、民盟成员“走进来”,赴宁县开展培训交流4期211人(次),形成了各族干部人才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的良好局面。

深化产业协作 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

东西部协作是直接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河东区立足宁县实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帮扶协作,促进了各族群众在经济上的交流嵌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干燥花蕾可入药,归肺、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热毒血痢、喉痹等多种感染性疾病。金银花一次栽植,可持续收益30年,是各族群众名副其实的“金银产业”。


农户采摘金银花

河东区因地制宜,大力扶持宁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天津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宁县春荣镇建成了甘肃谷和春农民专业合作社金银花示范基地,合作社营业面积达到5000m2,有试验示范基地650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统一种苗、技术服务、保底收购、加工销售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户中药材种植技术、质量、销售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目前带动宁县各族群众共栽植金银花9.23万亩,涉及农户3万多户、合作社30多个、大户300多个、村集体257个,可采花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产鲜花400多万斤,产值4000多万元。配套建成深加工扶贫车间,带动以春荣镇为主的东区乡镇发展板蓝根、柴胡、黄芪、菊花等中药材产业,吸纳各族劳力群众1.3万余人就近务工,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美化了乡村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中村镇正洋苹果产业园

沃野田畴,雨露润泽。宁县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中国优质苹果栽培的最佳优生带,借助天津市河东区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优势,2021年与河东区携手共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正洋苹果产业园,建成现代矮化密植苹果基地1.2万亩,年产100万株矮化自根砧苗木基地100亩,并配套建设气调库、分拣及商品处理线、深加工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实现了集“苹果全产业链+健身康养+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旅服务”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区,已成为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的优势渠道和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靓丽名片。


新建设施化蔬菜大棚

除此之外,津宁携手投入169万元实施湘乐镇庞川村日光温室、南义乡寨河村钢架大棚改造提升项目,建成后通过订单生产、技术服务、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措施发展设施瓜菜产业,在做强县城“菜篮子”的同时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

加强社会帮扶 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时下,走进宁县新宁镇九龙村居民小区,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干净整洁的道路映入眼帘。

说起近年来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九龙村各族群众满口称赞:“土墙、土路都不见了,出门就是硬化路,户户都是自来水,家家都有卫生厕所,环境变得更整洁……”


宁县九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津宁两地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深入践行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持续推进新宁镇九龙村、湘乐镇莲池村和中村镇平定村3个东西部协作示范村建设,按照“城郊融合型”建设理念,依托高铁站及城郊区位优势,以建设高铁小镇为目标,突出发展城郊服务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加强乡风文明四个重点,新修巷道路、入户路3.8公里,建成爱心餐厅1处。建设设施化高档水果采摘园1处,辐射带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建平定村党群服务中心1处,方便了群众办事、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民盟宁县支部副主委参加天津市文化产旅游博览会

除此之外,一笔笔捐赠善举也让社会帮扶更有温度。自2020年来,河东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向宁县捐赠累计约155万元,落实帮扶资金53万元,向民族村左家川村捐赠养牛专项资金20万元,向宁县教育局、中小学校捐赠钢琴20台、净水机30台、困难助学金8万元,还有护眼灯、厨具、工业区电子屏......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如同涓涓细流温暖各族群众的心,更加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和奋斗之力。

对于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增收问题,“津宁”优化落实稳岗就业扶持政策,重点实施了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费补助、劳动力培训、就业工厂建办等稳岗就业项目,强化“点对点、一站式”组织输转,安排培训资金80万元,依托宁县东西部协作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累计输转劳动力万名以上。


河东区工商联向宁县民族村左家川村捐赠养牛专项资金20万元

为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宁县、天津两地落实农产品直营店和消费帮扶企业全面补贴、奖励等政策,坚持线上与线下、政府采购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至目前,累计销售全县农特产品1.22亿元,受益3320人,有力支持了各族群众稳定增收。就业渠道拓展了,收入稳定增长了,生活更加美好了,各族群众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社会风气更加和谐。 

践行东西协作之策,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津宁两地将倍加珍惜这份深厚情谊,牢固树立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理念,统筹推动各项协作走深走实,持续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协作新格局,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同享受美好生活提供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