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合水面塑丨土地里长出的“面娃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甘肃庆阳的最东边,陇东黄土高原之上,合水县便坐落于此。5000多年前人类在合水的生产活动已初具规模,而其名肇于隋,其地划于唐,其治立于宋。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建置。合水是著名的黄河象故里、子午岭腹地、秦直道要冲、古石刻之乡、红二十六军摇篮。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资源富集,历史悠久。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之中,这方水土、这方人民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合水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为传统民俗艺术之一。面塑是艺人用特制的彩色面团塑造的,面人的全身包括每一个细小的部位,均是艺人用灵巧的双手捏制而成,其风格独特,造型美观,着色淡雅,构图对称,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性。其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形成了多姿多彩且具有周祖农耕文化遗风的鲜明地域特色,既有优雅粗犷之血脉,又有精细清秀之灵气。合水面塑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合水面塑的产生与发展几乎与合水民俗历史同步。据《酉阳杂俎》《中国通史》记载,用面塑祭灶习俗在周代就已有雏形,世代沿袭相传,且与当地古墓中用猪陪葬的习俗相印证。合水民间至今仍保留着泼洒、领羊、献猪、献供品的祭祀方式,这都是周祖的遗风。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合水面塑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多姿多彩,又具有周祖农耕文化遗风的鲜明地域特色。

合水面塑用料以小麦面粉为主,辅之以黑豆、大枣、红豆、姜黄、花椒叶末等。工序为蒸、炸、烤、烙,塑做手法有捏、挤、压、挑、剪等。做工精细而小巧玲珑,形神兼备而富有动感。所有面塑品与民俗活动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又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文化内涵。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分为祭祀、节令、寿诞、婚嫁、丧葬、礼品、驱邪等六大类面塑品。祭祀类有生命树、枣山、十二生肖等;节令类有巧娘娘、月饼、面灯等;寿诞类有八仙、寿星、寿桃、松鹤等;婚嫁类有催妆馍、和气馍、龙凤、鱼钻莲、雀探梅等;丧葬类有树供、老鼠盗葡萄、飞禽、花卉等;礼品类有佛手馍、梅花馍、莲花馍等;驱邪类有白虎、狮子、红孩儿等。

异彩纷呈的合水面塑品,形成了对民俗活动的依存性、普遍性、地域性、群体性等特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盼与祝愿,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