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孙玉珍 通讯员刘新艳)“从石子路到柏油路,从无电照明到三相动力电入户,从传统种植到种植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近年来,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前,西峰区后官寨镇帅堡村村民王维龙谈起村里的变化时说,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村里合作社的发展和乡村能人的带动。
王维龙所说的合作社是庆阳新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口中的乡村能人就是合作社的负责人,叫王新玉,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
早些年,王新玉在外打拼时发现绿色无污染的农特产品很受市民青睐。2015年,他决定回乡创业。
回村后,王新玉利用家里的几亩果园和闲置林地,购买2000多只土鸡,搞起林下生态养殖,当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之后,他又筹资搭建猪圈,购买种猪,进行自繁自养。
2019年,王新玉建成2个单元生猪育肥场,建成1800平方米的钓鱼池,栽植130亩金银花。2022年,王新玉又建成林下托养基地和网络营销中心,通过“线上认养+线下托养”模式,托养芦花鸡、珍珠鸡、贵妃鸡等鸡苗1万羽。
走进庆阳新望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片的核桃树下,一群群土鸡在独栋式鸡舍里自由觅食。“我们按照‘种养结合+循环再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打造智慧农场,树上核桃、树下养殖,通过立体种养,实现效益最大化。”王新玉说,合作社每年饲养3批土鸡,出栏1.2万至1.5万只,产值20万至26万元。
目前,合作社形成了以生猪育肥、林下养鸡、蜜蜂养殖、金银花种植为一体的“畜-肥-药-花-游”主题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每年向周边群众支付劳务费20余万元。
在自己创业成功的同时,王新玉也由创业致富带头人变为村干部。他积极探索“园区+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把更多农户及合作社吸引到农业产业链上,实现农户增收、集体经济积累、合作社发展的“三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