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西峰
什社乡 “大棚甜蜜经济”绘就新年好“丰”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庆阳融媒记者 陈思)“想吃甜瓜要等到3月份了,春节后开始接受预定,自己过来采摘也可以。”“武川甜瓜品质过硬,口感杠杠的,先尝后买没问题……”临近春节,西峰区什社乡新兴村村委会副主任冯德明开始忙个不停,接二连三的电话、回复不完的微信,都与当地出产的武川甜瓜有关。小甜瓜一路出川,俘获了广大吃货最挑剔的味蕾,也让当地瓜农赚得盆满钵满。

走进冯德明家的瓜棚,满地青翠欲滴的瓜苗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着,苗肥叶壮、长势喜人。瓜农们小心翼翼地为瓜苗生长做好浇灌、控温等工作。“我承包了村里的2个日光温室,栽了3000多棵瓜苗,预计可产4000斤左右甜瓜。春节过后一个多月,就能上市了。”冯德明说。

武川甜瓜的主产区,位于什社乡新兴村境内名为“武川”的川区,这里临近水源,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土壤和气候,赋予当地甜瓜口感爽脆、香味浓郁、个头均匀、味甜水足的特点。为了壮大甜瓜产业助民增收,近几年,村“两委”依托村办的庆阳子亦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带动村民抱团发展。像武川甜瓜这样的“大棚甜蜜经济”不仅成为种植户的致富新路径,还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先后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几十名村民参与大棚生产,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据悉,为引导帮助川区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西峰区依托川区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支持、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鼓励、扶持川区群众发展甜瓜产业。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指导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帮助瓜农提高种植效益。在什社乡新兴村武川川区,60余户瓜农和冯德明一样,依靠种植甜瓜实现稳定增收。瓜农在开展入棚采摘体验、线下销售同时,也开通了网络直播账号,在线上直播卖瓜,拓宽销售渠道。新兴村的瓜农坚持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方式,推广甜瓜种植技术,带动周边文安、任岭、塔头等村种植甜瓜456棚,棚均净收入超过2万元。


编辑:赵星泽责任编辑:赵星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