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西峰
西峰区 废旧农膜“归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耿洋洋)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西峰区的农田里,一场悄然展开的揭旧膜、覆新膜“绿色革命”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现在政策说得很清楚,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地膜不能用,我们都使用标准地膜了。”正在捡拾地膜的显胜乡夏刘村村民刘富民说,村上有地膜回收点,乡里会统一运输处理。

村民在用机械捡拾废旧地膜。 庆阳融媒记者 耿洋洋 摄

今年以来,西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条例》,由区农技中心牵头,乡镇村组四级联动,联合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农技人员深入集中覆膜村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设立宣传标牌、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科学使用农膜和适时回收旧膜的相关知识,强调规范选择、合理使用地膜的重要性和农膜残留的危害性。倡导群众使用厚度大于等于0.01毫米的标准地膜,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废旧农膜收集与回收。

在提升农民环保意识的同时,西峰区还大力推广农膜机械化捡拾。显胜乡冉李村村民李建学今年就购置了一台地膜捡拾机,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

“我家有60亩地,如果全靠人工捡膜,要花6000元的人工费。自从有了地膜捡拾机,只需花费2000元,省钱又省力。”李建学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快全区废旧农膜回收处置,西峰区采取“农户收集、村组集中、乡镇回收、企业处置”的回收模式,将膜杂易分离的废旧棚膜由回收商贩收购后,运送至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实现资源化利用;膜杂分拣难度大,含杂率高的残膜鼓励生活垃圾处置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全区废旧农膜处置率达到88%。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