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庄子峁首届大集展现农文旅融合新风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环县庄子峁举办了首届庄子峁大集。这场大集不仅汇聚了数家各具特色的商户,展示了琳琅满目的本地农特产品,还精心设置了非遗体验馆,让游客在品味乡村气息的同时,深刻感受到农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哧啦……”站在郭晓金的凉皮摊位前,新鲜的韭菜遇到滚烫的油锅,清脆的爆响伴随着扑鼻而来的香气,瞬间引来无数目光。

“砰……”在爆米花机旁,随着炉火猛烈加热,铁罐内爆米花猛然间膨胀开来,金黄诱人的爆米花如雨点般落入袋中。

“嗞……”驻足于商户高银萍的酸辣粉小摊旁,鲜红的辣椒油遇上沸腾的汤底,酸辣交织的气息刹那间吸引了周遭所有游客的味蕾。

……

漫步在庄子峁生态农庄,县内外各地赶来的商贩纷纷亮出了看家本领,煎炒烹炸、蒸煮烫涮忙得不亦乐乎,现场制作的酸辣粉、各类包子、燕面柔柔等特色食品琳琅满目,引来无数“吃货”,农村大集俨然成了美食天堂。置身于人挤人的大集中,这种能看到制作过程、能听到叫卖声、能闻到食物香气的沉浸式赶集,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村烟火气。 

除了商户摊位,大集上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本地农特产品展区了。庄子峁生态农庄的农家手工酱醋、石磨面粉、石碾辣子、糜子黄酒、农家散养鸡、土鸡蛋、黑山羊肉……各种各样的农特产品应有尽有。这些农产品不仅品质上乘,而且价格实惠,深受游客喜爱。来自庆城的游客杜彦举表示:“这次来庄子峁大集真是大开眼界,不仅买到了心仪的农产品,还体验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

在大集的一角,非遗体验馆成为了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这里展示了环县及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皮影戏、剪纸艺术、刺绣等。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还可以在他们的指导下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游客梁莹与孩子一同来到庄子峁生态农庄,她开心的地说道:“今天带小孩来赶大集体验农特产,孩子在泥塑区捏出了可爱的哪吒,此行非常愉快。”

据了解,庄子峁生态农庄是环县首个干旱山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村,按照“一户一品、自主经营、人人参与、分类指导、户户直播、抱团发展”的思路,引导22户群众打破原有产业边界,建成8个小作坊、3个养殖中心、8个产业基地、2个体验区,促进了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坚持“四庄”建设为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成为人们乡愁体验的“新场景”和休闲度假的“优选地”。

此次赶大集活动,以文化融入烟火市集,为乡村大集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赶”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剧本。活动现场,庄子峁的村民们热情地向来往的游客介绍着自家的农特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品尝、购买,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楠哥民宿、七奶奶小厨等农家小吃作为庄子峁的一张靓丽名片,在此次赶大集活动大放异彩,收入高达七万元,手工豆腐和手工醋收入超一万元,手工酱油更是达到了两万元。

“下一步,庄子峁将继续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细化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群众,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庄子峁生态农庄负责人杨清艳说道,据统计,庄子峁首届大集开集9天,农特产品销售额近12万,带动入驻商户总销售额共计16万,日均客流量5000人左右,累计吸引游客近5万人次。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