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见习记者 慕雅丽)医疗卫生界委员工作室组织专家义诊惠及群众1000余人;农业界委员工作室举办技术培训覆盖重点养殖户300余户;司法界委员工作室开展“圣象说法”“庭院说法”等特色普法活动;工会界委员工作室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合水县政协立足界别优势,精心打造“一界一品”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工作室提质增效、界别委员纾困解难”专项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工作室,成为服务界别群众、助力基层治理的坚实平台。
这些亮眼成效,得益于县政协扎实调研与科学布局。通过对全县21个工作室走访摸排,紧扣“建在一线、联系一线、服务一线”工作导向,系统推进阵地优化升级:新建妇女联合会界、文化艺术界等5个特色工作室,迁移民主党派界、共青团界等4个工作室,选优配强19名委员工作室室长,构建起覆盖15个界别的政协履职阵地网络,实现阵地辨识度和服务精准度双提升。
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县政协构建“主席会议成员包抓、专委会指导、界别组协调、室长落实、委员参与”的五级联动责任体系,发挥17名住县市政协委员、162名县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实施“树立一个目标、固化两种制度、完善三项机制、畅通四条渠道”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法,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委员履职能力提升,通过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明确履职要求,建立量化考核机制,细化“履职菜单”,以选树先进典型激发委员服务群众、助推发展的内生动力。
畅通民意渠道是履职的生命线。县政协落实“委员接待日”制度,依托“和合”协商、委员“码上见”等载体广纳民意,创刊《社情民意专报》,推动相关部门出台多项制度性文件,实现从“解决个案”到“建立机制”的跃升。通过构建“委员工作室+专委会+社区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多级联动机制,完善“收集——分类——交办——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累计接待群众420余人次,收集处理社情民意38条,解决民生问题23件;为企业纾困解难18件,为群众办实事29件;组织委员开展“微调研”“微视察”“微协商”23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专题调研2次,收集问题建议13条。其中,规范道路命名管理、新莽铜诏版复制展出等建议被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转办落实。
当前,合水县政协正着力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发挥委员工作室“小平台大作为”示范效应,激活其“连心桥”“微平台”“智囊团”功能。通过特色鲜明的界别履职实践,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汇聚政协智慧和力量,在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