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梁媛 李登龙)6月24日到28日,由教育部语用司、教育部职业教育指导中心主办,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承办的“语培计划”甘肃省青壮年劳动者“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庆阳市举办。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50名来自庆阳农业一线的种植户、农技人员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普通话,掌握种植术,了解直播带货......
让语言铺路,以技能致富。此次培训是庆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年,为推动庆阳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靶向破题 让“产业户”转型“新农人”
2023年,“语培计划”落地庆阳,重点围绕庆阳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将普通话融入文旅特色产业、农民生活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2024年,“语培计划”聚焦环县羊产业痛点,邀请畜牧专家讲授科学养殖技术,语言学者强化普通话沟通能力,让50名学员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到现代经营的跨越。
2025年,培训项目转向食用菌产业。随着庆阳“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快速发展,食用菌产量一年激增4倍,但种植户面临技术短板与营销瓶颈。新一轮培训紧扣菌棒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实操技能,同步融入电商营销与普通话表达课程,助力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火”转型。“这次的培训就是一场及时雨,让我敢说、会说、能说普通话了,这为我和外地客商打交道提供了好处,以后大家沟通起来就更方便了。”学员郭林在学习了《围绕普通话融入地方农业等开展用语训练》的课程后,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郭林是合水县菇精灵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他经营的一百二十多座菌菇大棚产量规模可观。为了让自家菌菇借力“云端”顺利“出山”,他迫切需要掌握直播与网络销售等一系列新技能,而讲好普通话,是做好销售推广的前置条件。参加语言培训的几天里,老师针对他的农产品特点,为他设计情景化普通话课程,模拟商务洽谈、产品推介等场景,并通过解析食用菌消费趋势,培育市场敏感度,开设“田间直播间”实训,手把手教授直播带货及短视频制作技巧,“现在我非常期待开播卖货,把我的菌菇卖出好价钱!”掌握了新技能的郭林信心满满。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退休老师李孝英已参与过两届培训班的授课,在她看来,产业发展离不开沟通与交流,尤其在数字农业发展的趋势下,只有讲好普通话,才能进一步掌握新技术,做好产品销售,带动自身发展。
创新模式 让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在庆阳,为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语培计划”不断突破传统培训单向灌输的模式,着力构建适应当下新农村、新农人发展的创新体系。培训将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既打破沟通壁垒,又强化技术应用,同时,联动高校专家、行业龙头与电商基地,形成了“课堂学技—基地实训—市场检验”的闭环,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更是设立了乡村振兴学院,为学员持续提供“智力”支撑。通过“语言+技能”的双轨赋能,培育出一批有一批“能种植、懂营销、会沟通”的新农人,为庆阳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受训过的学员们普遍认为内容实用、丰富,专家授课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普通话培训课堂轻松愉快,技术技能培训专业全面,自身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我重点学习了食用菌种植技术,想寻找新的适种菌种与现有的羊肚菌轮番种植。因为羊肚菌在咱们这里一年只能种植一次,11月中旬种进去,来年4月之前就要采收完,我想有效利用时间和棚里空间,完成两种菌菇的轮种。通过学习,我发现种植香菇就可以填补空档,我就详细了解了种植模式。老师讲得好、有耐心,我收获很多。”镇原县中原乡殿王村村民王福社说到。
新农人掌握新技能 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土地的肌理里,写在劳动者的掌纹中,更流淌在青年与乡土双向奔赴的故事里。三年来,“语培计划”已显现多重效益,超百名学员掌握标准化种养技术,并表示要将所学知识尽快应用,从而带动更多村民走上种养殖的致富路。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已连续3年承办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语培计划’的培训工作,作为授课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是沟通的桥梁,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在‘语培计划’项目实施中更是一种职业技能。经过培训,学员从不会说到说得标准,从胆怯到自信。助力他们在基本素质提升、农产品市场拓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振兴和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王晓冰说。
从旅游业到种养殖,从说方言到讲普通话,从线下到云端,“语培计划”正书写着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随着更多“技能+语言”复合型新农人的成长,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在陇东大地徐徐展开。
“‘语培计划’打通了职业教育下沉乡村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技增收’。”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军表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未来将拓展苹果、智慧康养等培训领域,打造“一县一业一课程”矩阵,进一步推动“语培计划”提质扩面;开发“云课堂”平台,实现技能培训常态化覆盖;联合电商平台共建实训基地,孵化乡村“数商达人”。
随着更多“持证下田”的新农人成长,“语培计划”正书写着“技能强农、语言兴农”的生动实践,为庆阳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人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