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关于时间、成长、奋斗的石油记忆
作者: 盖聪慧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19 08:35:38
一键分享到:

题记:

  沿着五十年的时间线,我看见父亲和他的伙伴们走过的路程;沿着这段路程,我看见在这片黑土地上,自己成长的痕迹。所有这些,都与风雨有关、与石油有关、与爱有关……

  

在辽阔的大西北 五十年风雨兼程

  在与黑石油相伴的大地上

  有的人 已经用一生走过了

  有的人 走过了大半生

  还有更多的年轻人 接过父辈的旗帜

  继续在这片大地上 耕耘 收割 默默坚守

  所有这些人 与你我一样

  都有一个名字

  ——长庆石油人

   盖聪慧

  

  18岁的父亲从农村走进部队 那是1968年的阳春

  一身崭新的军装 让柔弱的父亲气息精神

  野战部队驻扎在甘肃陇东 训练让父亲变得挺拔坚韧

  艰苦的部队拉练 常常遇到忙碌的石油人

  年轻的父亲 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

  会与石油联系在一起 这一联系就是一生

  也是1968年的春天 一支宁夏石油勘探队伍

  走进荒漠戈壁 蒿草茂盛浓密 没过腰身

  大风一遍遍扫过荒凉的盐池草原

  蒿草像麦浪般滚过 滚过的还有瑟瑟寒风

  望不到边的草原啊 侵入骨髓的寒冷

  一群黑灰工装的石油勘探人

  陈旧的工装里 紧紧揣着一个鲜红色的梦

  像扛在肩上的旗帜 像夜空闪烁的星辰

  不知名的小镇——大水坑

  从大地深处喷薄而出的一团焰火 那么艳 那么红

  辽阔天际烟花绽放 翰若星辰

  石油这个名字 以一股热浪滚动的姿态

  在荒原滚动 在城市滚动

  在大街小巷滚动

  在中国大地上滚动

  开发大油田的脚步 开始启程

  二

  回头望向1970年 注定有一些不同

  5月 陇东石油勘探处成立

  10月“陕甘宁地区石油会战指挥部”成立

  进驻陕甘交界长庆桥镇 “长庆油田”由此得名

  长庆油田 这个陌生的名字

  与祖国的能源未来联系在了一起

  与鄂尔多斯盆地的美好未来联系在了一起

  与许许多多有一个石油梦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

  1971年6月27日 注定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岭9井喷出日产258吨的高产工业油流

  鄂尔多斯盆地油井单产最高纪录 让血脉偾张

  高达23米油柱 夹杂着激情和梦想

  在鄂尔多斯盆地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在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历史的书卷里

  书写了一首壮丽的诗 镌刻了一幅宏伟的画

  23米 成为鄂尔多斯石油勘探历史上

  无法逾越的高度 这个高度充满了石油人的梦想

  这个高度 披着黑金战衣 高高耸立在大地上

  这个高度 像一只巨龙 劲舞在西北的蓝天上

  这个高度 引领者人们走在了石油大会战的路上

  两万多名解放军战士转业到陇东

  六千多名石油工人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陇东

  短短数月时间 52400人的石油大军

  从祖国各地调集起来 朝着西北方向

  前行 前行 义无反顾踏上了实现梦想的大路上

  五路会战 如鲜花盛开在实现梦想的战场

  陕北 开发大会战

  庆阳 石油大会战

  宁夏 石油大会战

  泾川 地质调查勘探大会战

  长庆桥 石油机械加工制造大会战

  陕甘宁盆地石油开发会战的号角

  响彻云霄 高亢嘹亮

  这一声号角 吹响了8个年头

  震天擂鼓 敲响了8个年头

  8年南北鏖战 风雨兼程

  陕甘宁三个地区建成9个油田15个区块

  原油日产水平达到3416吨

  年生产原油突破了100万吨

  长庆油田迈入了正式开发和大发展的新征程

  1971年 脱下军装的父亲

  和大多数战友穿起了48道杠的黑色油工装

  成了一名石油工人

  父亲的足迹从野战排部队拉练的大路上

  走进了山山峁峁的羊肠小道

  在陇东油田的创业道路上 父辈的青春

  镌刻在了长庆油田大会战的史册上

  三

  承石油创业的风雨历程 迈入油田建设的凯旋门

  父亲年轻的脸上 布满了石油创业者的黑褐色

  青春的激情注入了陇东这片大地

  火热的心 跃动在长庆建设的大舞台上

  长歌练舞 让长庆舞出油田建设的大风采

  精细科学研究和决策 严谨变革性勘探调整

  向纵深处探求 地层深处寻找气虎油龙

  滚动勘探侏罗系 试验突破三叠系

  确定“油气并举,协调发展”勘探方针

  1983年7月安塞油田被发现

  塞一井 手举百年勘探重大突破旗帜

  敲开了特低渗油藏的大门

  1989年6月靖边大气田被发现

  揭开了盆地中部天然气勘探序幕

  长庆实现大发展的新起点

  1991年1月 奋战靖边气田

  地震 测井 钻井 井下作业 地质综合研究

  “五位一体”天然气勘探大会战

  7年科学实践探索 7年艰苦鏖战

  建成年生产能力60亿立方米 我国最大整装气田

  1996年储量近两千亿立方米的榆林气田被发现

  煤炭之后又现天然气 榆林成了聚宝盆

  信天游的歌声里 多了新时代的感慨和赞叹

  2000年中国陆上第一个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

  苏里格气田被发现

  茫茫草原现牛羊 更现一座座钻塔和气站

  冗长的蒙古长调里 多了新时代的新唱腔

  从1970年到2019年

  从50万吨到年6000万吨油气当量

  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

  绘就出气势如虹的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长庆油田 当起舞 练唱歌 展时代新风采

  

  以油气田为耕耘的土地

  走到哪里 哪里就是家园

  三块石头一口锅 一顶帐篷一家人

  这是长庆人

  天当房子地当床 就着风沙啃馒头

  这是长庆人

  开荒辟地搞种植 荒原打垒建家园

  这是长庆人

  绿化郊野和荒地 奔赴都市起高楼

  这还是长庆人

  以西安 银川 庆阳 延安为中心建基地

  17个油田生活小区

  分布在陕甘宁等省(区)的26个县(市)

  携现代文明之手 与当代潮流同步

  1998年8月 在古城西安建起兴隆园

  让“决策科研在西安

  生产经营在陕甘宁蒙

  产品销售在全国”

  战略构想成为现实

  1994年建起银川燕鸽湖基地

  关注生态平衡 注重环保建设

  成为红嘴鸥西北栖息地

  1991年在延安建起河庄坪小区

  山山峁峁中生活的石油人

  搬出大山走向城市

  1998年重新翻新庆城基地

  告别地窝子 干打垒

  让最早石油基地换新颜

  2003年在古城西安建成龙凤园

  散居山沟沟里的石油人

  与城市接轨 与时尚同行

  2005年建成泾渭苑

  石油基地美如画卷

  艰苦创业的石油人有了自己的新家园

  一座座井站 一片片生产基地

  更像一个个绿色家园

  先环境评价后开发

  严格“三清三绿一改善”

  绿化井场、道路和生活站点

  实现了污水零排放、污染零发生

  防污、治污、节能

  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房前屋后有树木草场

  丛式井场周边有绿林

  “建设一个气田,留下一片绿色”

  荒凉沟壑中 一个石油站点 就是一座绿岛

  沙海戈壁中 一个石油气站 就是一片绿洲

  1997年8月28日长庆天然气

  翻群山 越峻岭 跨黄河 过险关

  奔跑860公里 途径四省(市)22个县

  陕京输气管线向北京供气成功

  圣火送北京 奥运圣火在首都熊熊燃烧

  长庆石油人 用爱点燃起一座座篝火

  在鄂尔多斯盆地燃烧希望

  也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倚滔滔黄河 座黄土大地

  与黄帝陵 成吉思汗陵 秦兵马俑为邻

  五十年塑造起人文长庆

  卧鄂尔多斯 建九大油田 扬八大气田

  五十年打造起实力长庆

  探地下5000米 掘纵深亿万年

  五十年肩扛起科技长庆

  种环保发展观念 植千万片生产基地林场

  五十年铸就起生态长庆

  承艰苦创业的歌 扛石油豪迈的旗帜

  五十年不息激情活力长庆

  建绿色新建园 绘石油生活彩

  五十年打造起和谐长庆

  用一双双粗糙的手 用一张张淳朴的笑容

  长庆人又重新迈步

  不断筑起明天更辉煌的长庆

  父亲老了 脸上的皱纹多了

  头顶白发 如岁月刷洗的痕迹

  深邃的目光里泛起

  长庆发展历程的旧时光

  父亲的脚步慢了 走在大地上

  大地上有孩子嬉闹的声响

  有歌声 有舞蹈

  大地上有朝阳洒下的金色希望

责任编辑: 吴树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庆阳网”“来源:陇东报”或带有“陇东报”“掌中庆阳”“庆阳网”讯头、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摄影、视频等新闻作品以及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版权均为陇东报社所有。未经陇东报社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媒体、个人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陇东报社版权所有的原创作品。已经陇东报社书面授权的,在转载、下载使用原创作品时,必须明确注明作品刊发媒体、作者、时间等完整信息来源。否则,陇东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